本报9月9日讯(记者 王鹏淇)近日,国内啤酒企业年中报相继出炉,年报所反映的各啤酒企业表现并不乐观。自去年以来,中国啤酒市场连续二十年来的增长戛然而止,啤酒行业整体下滑态势在今年第二季度再度扩大。目前国内啤酒企业在面临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同时,国外啤酒品牌集体抢滩也给相关企
业带来了更大压力。
截至今年6月份,国产啤酒产量已连续13个月下跌,这是近二十年首次出现的持续负增长。而从近期燕京、雪花、青岛三大啤酒巨头的年中报来看,啤酒行业整体下滑的态势在第二季度有所扩大。青岛啤酒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0.67亿元,同比下降5.26%;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下降14.66%。燕京啤酒上半年实现营业收70.38亿元,同比下滑9.28%。雪花啤酒的销售量也同比下降0.8%,为624.9万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造成啤酒业态势急转之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啤酒同质化,这造成了整个中国啤酒产品竞争力的下降。能否打造出个性化、差异化、高品质的产品将成为抓住消费者的关键,也将决定未来国内啤酒市场的走向。
在国内啤酒行业受挫的同时,进口啤酒却抓住机会,迅速地在国内市场上跑马圈地。而随着进口啤酒实现零关税,进口啤酒的价格也有了大幅下降,甚至会比很多国内高端啤酒还便宜,因此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
据了解,2010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啤酒消费市场,但其中70%的高端啤酒市场份额被百威、喜力、嘉士伯等知名洋品牌占据,国内企业只占到市场总量的两成。而2011-2013年进口啤酒量从5万千升左右直线飙涨至16万千升的数据,也体现出进口啤酒在国内迅猛的发展势头。
新闻推荐
“同学们,前路漫漫、学海无涯,使命在肩,带着火红的青春,以学习为伴,与山大同行!”9月25日,山东大学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长张荣为2015级新生上了入学后的第一堂课。他表示,作为一位山大人,使...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