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在一个购物网站浏览时,点击一个链接进入到一个伪基站,卡上的22.3万元竟被“转走”……昨日,市民李女士向记者说起此事时仍心有余悸,幸亏她及时向银行及警方求助,20多万元最终“失而复得”。
卡上被转出22.3万元
据了解,李女士和丈夫刚从老家到青岛不久,准备在青岛做点小生意,这20多万元是双方父母多年的积蓄,也是他们生意的本金。“10月30日下午,我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我卡内资金被转出22.3万元。”昨日,李女士受访时说,她顿时六神无主,赶紧向家人核实,结果都说没有动过这笔钱。情急之下,她来到交通银行南京路支行求助。
该行大堂经理得知后,猜测李女士肯定遇到诈骗。在银行大堂经理启发下,李女士回忆起,她前不久曾在一家购物网站购物,无意中点击过另一个链接,在链接要求的网站上输入过她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
“按照以往的经验,李女士遭遇的肯定是一起伪基站诈骗。”交通银行南京路支行有关负责人说。随后银行资金主管迅速打印出李女士的账户流水,发现“不幸中的万幸”,被骗的这笔资金尚在客户自己的账户上,并未支付至诈骗分子个人账户,而李女士收到的取款短信则是由伪基站发送的虚假短信。就在这时,李女士的电话响了,骗子打来电话自称是银行后台工作人员,向李女士索要短信验证码,一旦得到短信验证码,骗子就可以将李女士账户中的钱完全转走。
银行资金主管一边指导李女士和骗子周旋,一边迅速将李女士的账户进行技术处理,避免不法分子对银行卡实施进一步侵害行为。随后又陪着李女士向公安机关报案。
别轻易泄露银行卡信息
记者昨从岛城交行、招行等银行了解到,近期的确有多名客户收到过诈骗分子发来的短信,他们提醒客户,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接到可疑的电话、短信最好向银行核实。客户的银行账户最好开通短信通知提醒,这样可随时掌握资金异动。一旦遇到资金被盗,客户要第一时间拨打银行电话挂失,然后再迅速联系银行,并及时向警方报案,为追回被盗资金赢得时间。 (记者 锡复春)
新闻推荐
理财师展示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