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下跌后,对贮藏加工环节有什么影响呢?记者调查发现: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贮藏方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合作社以“粮食银行”形式为主的贮藏方式,大多数已形同虚设,少数在正常经营。在加工环节,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厂,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基本保持不变。
没人存粮,
“粮食银行”冲击大
作为粮食储存环节中的一种特殊方式,“粮食银行”前几年在山东省不少地方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了起来。记者调查宁津、夏津、高唐、东阿、广饶、诸城、平度等地发现,粮价断崖式下跌,对合作社开办的“粮食银行”冲击很大:63%的粮食银行已经形同虚设,25%的粮食银行因资金链断裂或负责人跑路消亡,只有12%的在正常运营。
“金堤粮食银行”位于高唐县尹集镇陈堤子村,由该村村民朱国华创办于2012年,主要作用是帮助当地上楼的村民存粮。“村民收获后每公斤交2分钱的代管费存放在‘银行\’,平时随时提出或以市场价格销售;还可以等价交换面粉、食油和其它生产、生活用品。”朱国华说,粮食银行开办后,最多时储存5000吨粮食,可以在市场流动和周转中获得增值效益。今年粮价下跌,粮食银行自身都难保,更别提给农民带来效益了。
“未来价格怎么样,谁都说不准,村民都不愿意再花钱放在里面。没人存粮,‘粮食银行\’就成了摆设。”朱国华说。
粮食银行和农户的关系,像金堤银行这样的,算好聚好散。在济宁、青岛、德州等地,有些农户一提到粮食银行,几乎咬牙切齿。有个别粮食银行负责人,有的因银行贷款无法还清宣布破产,粮食无奈只能让农户自己运回;有的负责人把粮食突然出清,第二天人间蒸发,农户欲哭无泪,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与以上粮食银行不同,有些粮食银行面临粮价下跌,虽说不上红红火火,但经营并未受大的影响。广饶双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粮食银行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这里现在储存了1000多吨小麦、3000多吨玉米。这一存储量与去年这时候差不多!”该合作社负责人刘福明对记者说,现在是“随收随走,不多存”,唯恐“存得越多,赔得越多”。
之所以在粮价下跌后还能保持与往年不相上下的存量,这家合作社靠的是良好的信誉和灵活的经营。该合作社存粮模式有两种:一是取粮时,以送粮时的价格为基础,每个月每斤涨五厘的利息;二是取粮时,按市价取,每斤收三分钱的存储费。粮食银行从2013年开办以来,存量最高时接近1万多吨,从未失信于存粮农户。刘福明头脑灵活,存储的粮食多是合作社推广的小麦、玉米新品种,其价格比普通品种每斤高四分到一毛六分钱。
面粉价跌,
加工机器时开时停
合作社存粮现状各异,那么参与粮食加工的呢?记者调查发现:其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
2012年,聊城市东昌府区春雨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购买了两台面粉加工设备,两年多来,为合作社带来效益近30万元。今年粮价下跌,合作社深加工面临停产风险。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产品名称厂家价格(元/吨)除草剂草甘膦95%原药山东润丰化工停报草甘膦95%原药山东侨昌科技停报百草枯42%母液山东科信生物化工1.4万百草枯42%母液山东绿霸化工1.4万杀虫剂吡虫啉95%原药...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