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收6至8茬 主要出口日韩
早报讯 两个月的时间,从0.5厘米长的紫菜种子就能长到约25厘米的可收获紫菜。昨天,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条斑紫菜在青岛首次实现规模化养殖,这种产自8米深海的“海洋蔬菜”,每年可收6至8茬,平均亩产240公斤,可用于做汤、凉拌、包饺子和制作寿司等,与干紫菜不同,鲜菜口感更好,营养也更丰富,主要出口日韩。
昨天上午10时,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登上一艘大型渔船从崂山仰口海域出发,航行约10分钟后到达了1.8公里之外的条斑紫菜养殖区。到达现场后,记者看到一艘小渔船内的两名渔民正往渔船里拖网,网上挂着的紫黑油亮、二三十厘米长的条状物就是岛城首次实现规模化养殖的条斑紫菜。
青岛海泉海洋牧场总工程师纪友宝介绍说,紫菜养殖对水域的水质要求比较高,另外养殖还面临两重困难:既要有海浪以清理走影响质量和光合作用的底栖硅藻,也要防止养殖的苗帘被风浪冲走。“目前,我们一共养殖了约400亩海域面积的紫菜。通过长时间的摸索,紫菜养殖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在青岛海泉海洋牧场岸边,工人们正在用手扯下网上的紫菜,原来紫菜的苗种就附着在网上。工人们一般早晨出海收网,然后扛回网来采摘,中午前就要重新把网扔回海里,以免过于干燥影响其再次生长。
“去年11月份,当时海上大风大浪,但正好是育种的最佳时间,我们顶着风浪行驶到海洋牧场,进行投放。”纪友宝告诉记者,从2015年3月开始选址,11月撒进苗种,一个月后开始采收,目前该海域300亩的养殖面积已实现鲜菜入库5000多公斤。据悉,条斑紫菜选用0.5厘米长的紫菜苗,经过25天的养殖,达到体长25厘米的标准就可以收获,平均每亩每茬可收获鲜菜240公斤,每年可收获6到8茬。
(记者 原野 通讯员 周建伟)
新闻推荐
登山望远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