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将迎来三天小长假,每逢假期,相信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一起出去旅行游玩,看看书本以外的世界。在这种家庭旅行中,大多数家长都习惯 “包办”——孩子的吃穿住行全部由父母张罗,旅行路线、旅行攻略也大多由家长来制定,孩子只要跟着走就行。其实,这种旅行方式早就应该改变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假期?不仅让孩子玩得好,更能增长见自识、掌握本领,得到历练呢?不妨让孩子自己来当导游,自己设计方案、安排线路、组织联络,并在行后总结归纳。
食宿预算,旅行攻略全囊括
想去看油菜花,想去看看科技馆,还想重温幼儿园时的回忆。即将升入五年级的男生小宸,在心中给自己列好了假期心愿。“我小的时候,喜欢去海边,喜欢去有游乐园的地方,长大了,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会更偏重人文景观集中的旅行目的地。”小宸说,从三四年级时开始,会和父母一起做计划、买票、住宿的安排等,现在包括花费的预算,他也会参与。这个小长假,他为全家设计了苏州两日游的线路,为此他特意学习看地图、识别方向,行程安排和当地小吃也写了满满两页。
教 师 点 评
尊重与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这样参与度极高的旅行,孩子在过程中会更加投入,也有很多收获。青岛实验初中团委副书记张聪指出,当确定目的地后,孩子要广泛搜集、翻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风景名胜、历史风物、民俗习惯等。如果是自助游,家长可以要求孩子设计出最经济合理的旅行路线,确定旅游行程,规划游览项目,安排途中的衣食住行等。如果是与旅行社合作,那就让孩子尝试与旅行社洽谈,提出更改建议,完成手续。
社会实践,激发社会责任感
三天假期,初中生李栋将时间安排得很紧凑。规避了游客繁多的景点景区,他这次的假期主题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假期第一天,在学校的号召下,我和班里其他几名同学联系了想去进行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志愿服务。”李栋说,他们首先从往年参加过的学长们身上,吸取经验,然后相互讨论如何与自闭症儿童交流,设计策划了一些游戏和活动。假期后两天,李栋还打算与几个同学一起去体验地铁、参观海洋馆、为图书馆做志愿者等。
教 师 点 评
既有团队合作又分工明确
张聪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学校鼓励学生在假期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业实践等,因为这是孩子们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好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最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助于提高效率。”张聪提醒,比如,做社会实践计划时,有负责查阅资料的、有实地考察的;在实际展开活动时,有影像组,负责拍照;有提问组,负责搜集问题等,在活动结束后,最好形成专门的总结体会、实践日记或新闻稿,供大家进行传阅浏览。
随机应变自己解决问题
“你既然对安徽古镇之游感兴趣,那我把这部分的行程交给你来安排吧!”当初中二年级的王蕊听到爸爸这么说时,高兴得连声答应。“我得先到网络上查一下,哪种交通方式最方便,”王蕊研究了半天,发现火车的时间太长、大巴车虽然便宜但有安全隐患,最后决定不如就选择她最爱的飞机出行。为了控制预算,她也绞尽脑汁,反复对比几个购票网站,利用返券、团购、手机专属价等优惠,果断抢票。订酒店也是一样,原本订好的特价房几天后突然电话告知没订上,让王蕊扑了空,没办法,她又赶紧查询联系,重新预订。支出了这两笔“大钱”,里面玩的费用、乘车路线、用餐以及买什么纪念品等,王蕊一一列了预算支出表,更想办法帮父母多省一些钱,对于自己要买的东西,如果不是很急用,也就先放下了。
教 师 点 评
统筹预算开支最佳化
订酒店、车票、机票等,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会收获很多。让孩子参与旅游攻略并不只是为了节省开支,而是让他们切身感受出门在外,到了陌生的地方,该如何进行合理消费。同样在行
前计划工作的
展开中,也能锻
炼孩子自己想
办法找对策解
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建议】
旅行中
教会孩子用心感悟
出门旅行的目的不仅是放松,更可以开阔眼界,扩充知识,丰富内心,涵养精神。
来到海滩,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讲解海底生物,拿出地图看看世界的海洋,一起读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行走在风景中,可以告诉孩子怎样将自己感受到的美景描写表达出来;来到名人古迹,可以一边观景一边背诵他的相关诗文。
“去年秋日,我带女儿在杭州夜游苏堤,女儿稚嫩的声音传了过来:‘这天早晨,我呆呆地望着这全长2.8公里的苏堤。由于拥有六座桥,刚好把苏堤分成七个段落,算来恰如一句七言。’孩子诵的是张晓风女士的《六桥》。在这篇文章的诵读中,我和女儿都加深了对苏轼、六桥、西湖和对江南的理解。”经常带孩子出游的孙女士认为,亲临式的阅读、山水间的阅读、文化现场的阅读,在阅读中一家人的坦诚交流,这些带给孩子的感受和改变是无法估量的。
用心感悟贮存的最好方法是写一些旅游日记。写,会让“看”富有目的并且产生情趣。简单的、有一搭没一搭的、松松垮垮的“看”,就会变成一个富含激情的吸纳、提取、熔铸、升腾、发展、思考的过程。不仅是孩子,家长如果也能将自己一些小小的感悟写在手机上,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孩子,这样效果会更及时一些。
旅行后
帮助孩子完善旅行日记
行程结束后,可以让孩子留出一段时间对这次旅行进行梳理和补充,进行一些归纳和总结,让所获的知识和情感进一步沉淀。
旅行毕竟是匆忙的,在匆忙中写就的日记需要修改,一些资料需要进一步查证,还有新的感悟体会需要增添。家长们需提醒孩子别把这些轻易丢掉,及时拿起笔将它们补充完善。比如游罢西湖,再看看余秋雨先生的《西湖梦》;游罢张家界,再看看卞毓芳先生的《张家界》;游过武夷山,再读读南宋朱熹的《武夷棹歌》……这些补充一定会让孩子有更多的感触,更多的体悟。
在旅行中,孩子对一切都有可能产生好奇心,可能引发他们广泛的兴趣和疑问。因此,旅行后,家长们最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鼓励并支持孩子把这种疑问继续探究下去。例如,孩子参观明清皇陵后,喜欢上了这一段历史,家长可以和孩子再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和孩子一同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鼓励孩子向专家提问,带着问题再次游览等。
本组撰稿 记者 杨健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照片微信扫码关注“青岛乐活汇”,了解更多教育内容
新闻推荐
早报讯 昨天上午,由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执飞的空中客车A340-300大型宽体客机平稳地降落在青岛国际机场,成为山东境内首条直飞欧洲的客运航线,新航线的开辟将从此改变山东省内无直飞欧洲航班的历史,进一...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