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剑桥
通讯员李芳王田凤报道
本报诸城讯“我们跟山大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李贻斌教授合作,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公司研发的四足液压机器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突破了全方位移动、工件识别等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山东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绪平介绍说,公司尝到了与“高校联姻”,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甜头,上述研发项目入选省自主创新专项,获上级扶持资金800多万元。
其实,在诸城像迈赫这样借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企业还有很多。诸城市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集聚资源,创建平台,扩大合作,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源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全面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
“我们公司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研发团队,由300多名高端科技人才组成,他们可以依据客户需求给他们量身定制工业机器人,这就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利用效率。”中汽迈赫工业工艺设计院院长李振华介绍说,迈赫公司与清华、北航、哈工大、山大等16所高校院所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联合设立了迈赫机器人研究中心实验基地、省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多个平台,采取项目共建、科研攻关、技术顾问等方式,聘请30多名“星期天科学家”、“候鸟博士”,充分借力高校科研资源与人才,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迈赫公司拥有和已受理的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其中“柔性化汽车车身总成焊接夹具”专利技术能够完成24种车型车身焊接,实现柔性化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
诸城市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研发行业关键技术、突破核心技术,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化核心制造技术之路,也鼓励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我们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成立青岛科技大学·美晨学院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班,首批17人通过GCT考试,确定32项与公司相关研究课题,在人才培养同时,创造效益。”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磊介绍说,2014年由该公司技术人才参与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17324:2014《汽车涡轮增压器橡胶软管规范》正式发布,此标准是我国橡胶行业的首个国际标准,填补了我国橡胶行业没有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空白,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橡胶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水平,提升了我国在橡胶软管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话语权,该标准的发布奠定了美晨科技在国内行业乃至全世界汽车涡轮增压管路的标杆地位。
目前,诸城市共拥有潍坊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6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5家;建成院士工作站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科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人社),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建立了产学研结合体近400家,9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在该市设立了教学科研基地。
新闻推荐
□记者王川报道本报青岛讯记者近日从青岛市蓝办获悉,青岛市统计局今年首次建立“海洋+”统计监测体系。“海洋+”统计监测体系采用“系统法”的分析方法,由“海洋+”发展基础条...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