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施工建设中的杨凌液化天然气(LNG)应急储备调峰项目。(资料图)□本报记者徐永国高文亮
本报通讯员王明月
一封发自陕西的感谢信,至今仍摆放在贾芳民的案头。寄信日期为2015年12月9日,寄信的是陕西液化天然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信的内容很简单,感谢他们为杨凌液化天然气(LNG)应急储备调峰项目付出的心血与汗水。身为中石化胜利油建执行董事、总经理,贾芳民比其他人更深知这封感谢信背后的分量。
从立项研究LNG储罐技术到全环节完成首个LNG项目,胜利油建盼了整整5年。2015年底,“气化陕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杨凌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项目顺利投产运行。承建方胜利油建通过该项目验证能力,向新能源高端市场进军。
据了解,该项目系国内唯一建成投产的以应急储备调峰为目的的LNG工厂,承担着陕西省天然气调峰、事故、灾难状态下的应急供气及液化储备等重要民生保障任务。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大大提高陕西全域天然气安全供应水平。
全环节参与LNG项目
2015年11月15日,由该公司全环节参与完成的杨凌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项目投入运行。
“这是公司首次进军新能源高端市场。”说起该项目,胜利油建石油工程首席专家姜俊荣自豪感“爆棚”,“无论是对陕西当地还是公司发展,都意义非凡。”多位参与施工的受访者,所述内容与姜俊荣出奇一致。
一个项目,缘何收获如此礼赞?这得从胜利油建市场策略的转型说起。
坐落于东营的胜利油建公司,主业曾是地面长输管道工程。特别是在陕西,该公司自1997年进入市场并于2010年成立陕西分公司,其间施工多为管道铺设工作,创造了多项管道铺设纪录,成功立足。
2008年起,胜利油建地面工程市场逐步萎缩,他们将目光转移至LNG新能源市场。LNG新能源的核心技术是储罐安装,当年该公司立项储罐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
经多年发展,胜利油建在长输管道工程、油气站库化工工程、海洋石油工程三大施工领域形成了配套施工能力。2013年,该公司从5家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赢得杨凌LNG项目2个3万方LNG储罐、工艺主生产装置及压缩单元等核心工程的施工任务。
同年10月16日,项目破土动工,胜利油建正式迈进LNG新能源建设领域。
胜利油建七分公司经理杨东,也是当时的项目经理,带队参与施工。据杨东介绍,为成功中标,他们坚持“保本进入”的原则,“尽最大可能降低报价。”因为,杨凌项目不仅仅是吃进嘴里的一块肉,更是大展身手,练兵的沙场,“检验公司累积的经验。”
300余张施工侧记
LNG项目的核心是储罐安装焊接工艺,胜利油建七分公司以储罐施工闻名,拥有一支低温储罐安装专业化队伍。LNG储罐,单从外形看并无特别之处,但该七分公司副经理李涛却表示,储罐安装焊接要求高,难度大,工序复杂。
“肉眼所见的只是外罐,外罐之内大有乾坤。”李涛说,外罐内部还裹着一层低温不锈钢罐,按照“先外罐后内罐”的施工原则,建成外罐后,施工人员需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内罐焊接安装工作。不只受施工空间限制,内罐安装还有诸多工艺要求,安装焊接过程中,胜利油建4项新技术付诸应用,成功完成两个3万立方米的储罐安装。
3万立方米,与当时他们立项研究的16.5万立方米储罐相距甚远。时间重回2008年,胜利油建LNG储罐的立项之年。姜俊荣介绍,国内LNG储罐容量最大为16.5万立方米,他们按照最高标准立项。为攻克安装焊接工艺难题,相关人员还以监理身份到中石化下属子公司“拜师学艺”。李涛就是在那时候被委以重任,负责收集罐体的焊接、冷却保温等技术信息。
学艺期间,他们将所看到的内容记录在册,一个施工侧记,从最初的一页纸逐渐变厚,到最后工艺技术突破时,已有超过300张记录,并起草出了《大型LNG低温储罐施工工艺研究》。
就是这样,胜利油建靠着一双眼,一双手,用“最原始的方法研究最高端的技术”。
2011年,胜利油建在西藏启动首个LNG施工项目,帮助拉萨人民用上液化气。胜利油建与中石油工程设计西南分公司首都联手合作,组成项目部。
虽然储罐只有2000立方米,虽然非独立施工,但他们“借梯登楼”,在海拔3600米的雪域高原之上,用一场实战将300余页理论成果与实践结合。整个项目施工顺利,2012年投产运行。姜俊荣说,西藏项目是他们第一次从事LNG低温储罐施工任务,也是国内海拔最高的LNG低温储罐项目。
LNG市场方兴未艾
至2015年,胜利油建已成功独立完成或参与施工5个LNG项目,在天津、青岛等LNG项目现场,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迹,施工储罐能力也从2千立方米飙升至3万立方米。
“在杨凌,我们将全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应用到LNG低温储罐焊接,大幅提高了焊接速度。”李涛说,焊缝成型美观,其射线检测合格率达97.85%,“填补了国内焊接技术空白。”此外,他们还创造了多项焊接与吊装纪录。
胜利油建公司党委书记叶晓东看来,已经完成的5个项目,只是公司进军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前沿实践,未来市场前景更为重要。
叶晓东表示,液化天然气市场发展与国家清洁能源发展,大力推广天然气进家入户密切相关。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之内,中国仍将继续提高引进LNG的比例。保证LNG进口的制约性因素就是储存环节,他们正是看重这一点,才不惜保本都要拿下杨凌LNG项目。
叶晓东分析,近年来,中国LNG项目得到迅猛发展,具备发展LNG产业的有力条件。特别是中国近海油气生产已形成相当规模,随着渤海、东海、南海的天然气登陆,沿海一带天然气网已初步成形。而且,沿海一带经济发展地区资源普遍匮乏,天然气需求强烈,且在城市燃气、化工、发电等应用方面都已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天然气的消化潜力大,承受气价能力强。
据了解,我国液化天然气工业起步虽晚,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LNG项目已有十余个,小型液化气厂也得到了蓬勃发展。LNG市场作为朝阳产业,方兴未艾。”叶晓东说,早进入早立足才能在未来液化天然气市场争夺中抢占先机。
新闻推荐
□记者王川报道本报青岛讯记者近日从青岛市蓝办获悉,青岛市统计局今年首次建立“海洋+”统计监测体系。“海洋+”统计监测体系采用“系统法”的分析方法,由“海洋+”发展基础条...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