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亮的大棚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除了能节省人工,浇水施肥更均匀,茄子个头大,表光亮。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具有省水、省肥、省工等多种优势。但在水肥一体化推广过程中,由于农民认识程度不一、市售水溶肥质量参差不齐、水肥一体化设备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农民对水肥一体化技术认可程度不一
“今年的茄子个头明显要大,颜色发亮,五六天摘一次,一次摘3000多斤,能卖六七千元。”3月25日,青州市高柳镇东朱良村的菜农丁淑亮说。他种了6亩大棚圆茄,大棚中全部采用滴灌技术。
据了解,东朱良村是个圆茄专业村,10多年来,村里的大棚种的基本都是圆茄。“一般都是在8月中旬定植,一直持续到来年6月。种茄子比较费工夫,每天都要授粉、抹茬,间隔四五天还要摘茄子。”丁淑亮说,“采用滴灌,只要打开电源,水会把肥料送到每一棵茄子根上,到了时间关上电源就行,不需要再用人盯着浇水。”
同村的徐庆禄种着1个1亩多地的大棚,由于是10多年的老棚,他还是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每次浇水,都是随水冲施肥料。对于不用滴灌的原因,他认为,需要在大棚中铺设管道,比较麻烦,每年换茬后还需要重新铺设。
多个肥料品牌的青州市市级代理商房伟认为,水肥一体化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等优势,对于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多花一两千元购置设备不成问题,主要还是观念和认识问题。“文化水平相比较高、接受新事物强的年轻农民,采用水肥一体化的多一些。一些年龄大的农民,还是习惯传统的大水漫灌。”
推广水肥一体化,离不开优质肥料配合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俊良指出,水溶性肥料的好坏是制约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由于市场肥料价格过高,造成施肥量不足,从而影响水肥一体化的效果,价格过高还导致大量假肥料的出现。
此外,农民施肥方式不合理对水肥一体化发展也造成阻碍,比如,在没有安装灌溉设备的地区,大多数农户仍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施用水溶肥料,导致肥料利用率不增反降。
农民选择水肥一体化技术时,还会受到蔬菜价格等因素影响。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冬季蔬菜价格高,为了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减少病害发生,菜农往往购买高端水溶肥,采用滴灌等技术施用。四五月份以后,大棚蔬菜到了生长后期,价格走低,菜农则选择普通复合肥。由于复合肥溶解性差,只能采用大水漫灌来施用。
李俊良建议,用于水肥一体化的肥料必须要满足养分浓度高,田间温度条件下能迅速地溶于水中,并且不会引起灌溉水pH的剧烈变化,对控制中心和灌溉系统的腐蚀性小等条件。
设备的后续配套服务要跟上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肥一体化占比还很低,在技术、推广模式和行业规范等方面,还需要完善和提高。李俊良表示,现在的滴灌、喷灌设备在设计和使用,只考虑灌溉需要,而很少有考虑与肥料结合。另外,由于缺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很多农民并没有掌握水肥一体化设备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本来可以用十多年的滴灌带,由于使用不当,一两年后滴头就被堵塞,缩短了设备使用年限,增加了投入。
李俊良认为,要实现水肥一体化大面积推广,应该建立农田水利设施与肥料配套的统一体系,灌溉企业在设计安装时要及时与肥料企业对接,要做到以作物为中心,以服务农民为核心。同时设备企业要加强售后服务,农民使用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能随时联系技术人员来解决。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青岛讯(通讯员李泽洛辛克杰)又是一年樱桃季,2016第二十一届北宅樱桃节在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开幕。崂山小樱桃、崂山樱桃、乌梅及早、红灯、砂蜜豆、沙蜜脱等数十个品种、4...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