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铁展会:夏天里的一把火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4-13 12:23   https://www.yybnet.net/

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第四届铁展会上,胶济馆宣传册□于建勇

1935年夏,青岛格外“热”!一个“爆棚”的全国性大型展会在此急剧升温。这就是“第四届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简称“铁展会”。这个由铁道部主办的铁展会,至此已举办了四届。

第一届在上海,1933年4月10日—5月10日;

第二届在南京,1933年10月10日—10月30日;

第三届在北平,1934年5月20日—6月30日;

第四届在青岛,1935年7月10日-8月10日。

铁展会以宣传国货为主题,以促进铁路沿线发展为动机,以复兴铁路运输事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它向世人展示了铁路部门变被动经营为主动经营的决心,对沿线农、工、商业的发展,各地的商品流通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强了铁路部门与社会各界的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铁展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铁道部举办的,以铁路沿线出产货品为特色的全国规模的展览会,体现了铁路对沿线农、工、商、矿业诸方面发展的积极影响,反映出各路沿线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对反思中国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珍贵的启示”。(《20世纪30年代铁路沿线出产品展览会述评》)

基于此,铁展会得到政府高层、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在第三届北平铁展会上,主办方出版了两期《铁展》画刊。

第一期中,有蒋中正(蒋介石)、汪兆铭(汪精卫)等国民党政要的题词。蒋介石的题词是:“工商辐湊。”(辐湊,车辐凑集于毂上,集聚一处之意);汪精卫的题词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典出《大道之行也》,意为: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在第二期上,有于右任(教育家、书法家)、淩鸿勋(铁路工程专家)等各界社会名流的题词。于右任的题词是:“形胜天府,物产奥区。”淩鸿勋的题词是:“铁路商业化,铁路民众化。”

各馆所列货品

胶济、津浦最多

1935年7月10日下午3时,铁展会在青岛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典礼的有: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山东省建设厅厅长张鸿烈(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代表),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长葛光庭;,胶济铁路当局重要员司,青岛市政府所属各局台所长,各国领事暨各界人士,共约一千余人。

张鸿烈在开幕典礼演说词中强调了铁展会的作用:铁展会能使出产货物集中在一个地点,使大家比较观察,对于各地产品之特点,得到极深刻的印象,以便明瞭其用途,便利其贩运;铁展会能使全国人民对于国货有普遍之认识,同时使交通界与工商界人士均能彻底合作,在精神、物质两方面即有切实之联合。

沈鸿烈在前一天于青岛招待各机关团体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铁道与农工商矿各业,原属辅车相依,不可分离。发展铁路,在于主张农工商矿各业之繁荣;农工商之繁荣,乃促进铁路之发展,互为因果,同时荣枯;铁展意义,不惟在保障商人,提携商人,乃将铁路与农工商矿各界打成一片,以谋交相推进。

当时正值暑假,宽敞的青岛市立中学成为会址的首选。青岛市立中学位于汇泉文登路,校址是德占青岛时期的伊尔底斯兵营。中国政府1923年1月1日收回青岛以后,利用它开办了胶澳中学和公立职业学校两所学校,1929年作为市立中学,校舍房屋很多,还有很大的校园、操场。

会场共分两院,第一院一楼左为名产区,右为津浦馆;二楼左为京(指南京)沪杭甬馆,中为浙赣馆,右为平汉馆。第二院一楼左为北宁馆,中为正太馆,右为胶济馆;二楼左为平绥馆,中为陇海馆,右为粤汉馆。院后另有胶济分馆一处,其中均为胶济路四方机厂所制之铁器出品,各馆所列货品,以胶济津浦为最多,售品商共达568家。

此次铁展会,陈列商品52300余件,参加厂家2150余家。

《青岛晨报》连续出版了“第四届铁展特刊”。发刊词称:“铁展之主要目的,在于提倡国货,调剂生产,振兴实业,发展路务。设立名产馆,名产馆陈列之展品,系以每一种货品为单位,集全国铁路沿线各地同一种货品于一堂,以鉴别其品质之精粗。”

7月16日,《青岛晨报》头版刊出了“铁道部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大幅广告。

据出生于1932年的鲁海(曾任青岛市图书馆馆长)回忆:“我当时年幼,但还依稀记得,铁展大门是搭了一个很大的牌坊,展馆除楼房以外,在操场上还搭了几个大棚。”

各个展馆都费尽了心机进行布展,如胶济铁路馆,给博山煤矿做了一个模型,使人可以看到矿下采煤的场景。多数人是不曾下到矿下边去,旁边展览着许多块黑得发亮的煤块。津浦铁路展馆有谷子地模型,用瓶子装着优质小麦、玉米、谷子。[南]京沪铁路局展馆还有风景模型,如南京中山陵模型,沪杭甬馆中工业用品最多,如脸盆、手电筒、服装。各个展馆展出了当时全国工农业产品。

展览馆以外还设有售品所,所出售商品包括各地的名优产品,如山西竹叶青酒、汾酒,上海的钢精壶、锅、丝绸、布料、袜子、鞋……特点是全为国产品,没有任何洋货。每天,人流涌动。

搭建产运销平台,“增加商货运输,改进铁路营业发展,调剂国民经济供求平衡”,是铁道部举办铁展会的初衷。

时任铁道部业务司司长兼联运处处长俞棪的想法是:“拟将各路沿线出产货物,注明产量运量,出产地价值、销售地价值、运费、税捐、运输方法、出产时季及一切图表在各大城市沿迥展览,每四个月在不同地点,假各地商会会所或其他相当地点开会一次,使各埠商人得以认识货品之样式,计算贩运之利益,必可直接促进货运问题,间接振兴国产,其收效之伟大,较之历来所开任何商运会议,自不可同日而语。”

效果也的确不错。据张鸿烈在开幕典礼演说词中介绍:“1932年全国货运收入,比1931年约增一百余万元,1933年为一万四千八百余万,1934年为一万五千三百余万,一年比一年增进,数年之内,路线未展,而收入激增,则此会之功效,概可想见。”

频频接待访客

老舍苦不堪言

青岛铁展会期间,汉口、上海两地出产的绸缎和金华火腿,天津国货公司出产的毛巾和布匹,北京玉行商会出产的玉器工艺品,京沪沪杭甬馆出售的脸盆、手电筒、服装等,均受到消费者的推崇。

作家王余杞在《铁展会》一文中回忆:“售品中包括了南方北方的货物,各种货物适合着各色人等的心……怀里抱着,腋下夹着,手里提着;脸上流着汗,嘴里喘着气,碰着人还不住争相夸耀:‘你看,我买了样顶便宜的东西’。”

王余杞,北宁(北平——辽宁省会沈阳)铁路局职员。他何以来到青岛?皆因铁展会上有“北宁馆”使然。铁展会以铁路局为单位,王余杞从筹备到结束,在青岛工作了近半年时间。在此期间,他和洪深、老舍、赵少侯、吴伯萧、王统照、臧克家、王亚平、杜宇、西蒙、孟超、李同愈等11位来青岛的作家、学者,合办了一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周刊:《避暑录话》(1935.7.14-9.15,共刊出10期,每期随《青岛民报》发行),为铁展会期间的青岛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铁展会期间,胶济铁路推出了优惠票价,市区公交车增加了班次。一时间,青岛游客爆棚。本想避暑的老舍,因频频接待访客,不禁感叹:“有福者避暑,而暑避矣;无福者暑避,而罪来矣。”他在幽默小品文《暑避》(载《避暑录话》第3期上)中写道:

海岸走走,遇上二三老友,多年不见,理当请吃小馆。避暑者得吃得喝,暑避者几乎破产;面子事儿,朋友的交情,死而不怨,毛病在天。吃小馆而外,更当伴游湛山崂山等处,汽车呜呜,洋钱铮铮,口袋无底,望洋兴叹。逝者如斯夫,洋钱一去不复返。炮台已看过十八次,明天又是“早八点儿,看看德国的炮台,没错儿!”为德国吹牛,仿佛是精神胜利。

海岸不敢再去,闭门家中坐,连苍蝇也进不来,岂但避暑,兼作蛰宿。哼,快信来矣,“祈到站……”继以电报,“代定旅舍……”于是拿起腿来,而车站,而码头,而旅馆,而中国旅行社……昼夜奔忙,慷慨激昂,暑避者大汗满头,或者是五行多水。

这还是好的,更有三更半夜,敲门如雷;起来一看,大小三军,来了一旅,俱是知己哥们儿,携老扶幼,怀抱的娃娃足够一桌,行李五十余件。于是天翻地覆,楼梯底下支架木床,书架上横睡娃娃,凉台上搭帐篷,一直闹到天亮,大家都夸青岛真凉快。

再加上四届“铁展”,乃更伤心。不去吧,似嫌怯懦;去吧,还能不带皮夹?牙关咬定,仁者有勇,直奔“铁展”,售品所处有“吸钞石”,票子自己会飞。饱载而归,到家细看,一样儿必需的没有,开始悲观。由此看来,暑避之流顶好投海,好在方便。

青岛铁展会的魅力还在于,不仅可以看展览,还可以看电影。每天下午2时至5时,场内放映铁路沿线城镇地理风光电影纪录片,对铁路沿线旅游资源进行推介,吸引了众多市民及游客。

此次展会的又一亮点是,吸引了许多外侨,“竟有一万数千人之多”,这在以前的集会展览中是很少见的。(《青岛市沈市长演说词》)

截至8月8日(离结束还有两天),前来参观者达59.97万余人次。而那时青岛市区人口仅25万,况老幼者很少前来,即便抛本地人重复参观因素,外地人也占相当比例。其热度可见一斑。

这次展会结束后,青岛工商学会印行了《第四届铁展会工商一览》一书。沈鸿烈在9月所作的序言中感慨地说:

骈肩接踵,日千万人,自开会迄会终,匝月交易,以银币计者,达五十余万元。于虖(hū:同乎)!何其盛也!慨自海通以后,近数十年,始则奇珍异物重译而至,继且衣服饮食之需,几无一不取自殊域,奈之何国不贫且弱也!夫救弱莫急于自强,而济贫莫先于自给,吾国地大物博,苟能群策群力以相奔赴,审其良窳(yǔ,良窳,精粗、好坏),剂其盈虚,则利用厚生,何虞匮乏?自有斯会,集国内瑰玮闳丽之品,萃于一涂,以应吾民之需要,不特使举国工商业观摩淬厉,日异月新,且以激发民众,乐用国货,籍挽利权,其收效未易量。记曰:“命市纳价,以观民之好恶,吾民之好恶正,而后国家贫弱之患乃始有疗。”然则观斯会者,爱国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青岛市社会局局长储镇在本书发刊词中,更是不吝溢美之词:

此次第四届铁路展览会,在本市举行展览,聚沿线出产货品数万件,分馆陈列,珍奇万象,如登百宝之山,器用杂陈,如入五都之市,较之前次沪京平(引者注:上海、南京、北平)各处之展览,尤臻完备,并详记品名产地价格,逐项标志,以供众览,俾本市中外人士,得以分别认识,自由采购,是诚足为本市人士之幸,而深堪纪念者也。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青岛和胶济铁路当局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展会,为青岛会展经济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党员为居民服务,没有退休之说

关键词:基层党建□薄克国报道4月8日,在青岛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香港花园社区,紫荆花民族艺术团来到夕阳红老年公寓,向老人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带给老人贴心的温暖。□...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青岛铁展会:夏天里的一把火)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