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怀柔、安徽黄山出现了自发组织的大规模放生狐狸事件。数百只人工养殖的狐狸咬死、咬伤大量村民家禽,造成当地村民恐慌。目前,警察已介入调查并开展狐狸捉捕。由于放生后的饥饿,加上捕捉、运输过程造成的伤害,半数狐狸已身亡,受伤被送医的健康情况也不太乐观。
最近几年,因为错误放生引出的麻烦事不在少数。上个月底,青岛李村河某一河段出现了大量的死鱼,为了维护河道的生态环境,清洁人员需划船24小时不间断地打捞这些死鱼。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也和错误放生有关。这一阶段正属于春季枯水期,本身水少了之后,水里面的氧气量下降,缺氧,导致这些鱼不间断的死亡。而老百姓放生的行为特别多,不论大小的鱼放了很多很多,鱼量超过了水量的容纳值,导致死鱼频现。
放生成杀生,慈悲变可悲。笔者认为,放生虽是善举,但不能随意。大部分的放生者没有专业的指导,不会在放生品种、放生地点和放生数量上加以分析,只是觉得做善事会有善报,以至于放生变成了杀生。这样的放生,与善行的初衷不免背道而驰。
在放生事件中,很多放生者都是采用的预约放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善男信女”的善行,催生了一条放生产业链。为了满足放生者的需求,还有专门养殖供放生动物的养殖场。放生者在某地购入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再用车运到别处放生,这样计划性的买卖让人觉得怪怪的。
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因为有了这样的产业链,被放生的动物很难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些动物大都属于人工养殖,一下被放到外面的世界很难生存下去。这样不仅危害动物的生命,还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给老百姓带来困扰。
更有甚者,有的放生从业者还会把放生的动物回收再放生。按说,放生者初衷是善意的,应该寻求更科学的放生方式,并要对被放生动物的习性、放生地的生态等方面进行充分了解,咨询相关的专家后再进行放生。对相关部门来说,应该出台相关规定,对放生流程、范围等加以明确,对违规放生加强执法监管的力度。总之,放生并不是随便放出去就行的,只有建立在科学放生的基础上,慈悲才不会变成可悲。
(下图;狐狸下山。)
□戎宁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枣庄讯(通讯员张雷赵月雷)5月3日,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高庄村王广田老人来到山亭分局北庄派出所,将一面写有“党爱民民爱党人民公安保家乡”的锦旗送到所长马海刚手里,感谢民...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