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张先生术前给家人留的字条。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是技术原因由医院方处理。是就诊者本身原因由患者自身负责。医生可总结经验以利于今后的工作。——患者,2016.5.10,立字上海一医手术室。”
这是近日朋友圈里热传的一张字条。5月10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台普通的腹股沟疝手术却出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一位老病人因为接受过喉癌手术无法说话,在手术等待时打手势让护理人员拿来纸和笔,一字一字写下了这段话,并交给了主刀医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医疗部主任李培明。这是当了28年医生的李培明第一次收到病人的字条,一份满含医患间信任的字条。
患者:
手术前主动要纸笔留条
写这张字条的患者张先生来自青岛,12年前接受胃癌手术,1年前接受喉癌手术……经历过无数的大小手术,这次手术有些意外。上月底,张先生因喉癌术后随访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查结果显示喉癌没有复发,不过却意外发现张先生患了双侧腹股沟疝。张先生希望做手术,接待他的是该院日间医疗部(北)主任李培明教授,患者因喉癌术后不能开口说话,和医生沟通时只能通过纸和笔。
5月10日,张先生进入手术室,接受双侧腹股沟疝手术。手术前,他的心情比较复杂:有些紧张、担心,但对一次次将他从生死线上拉回的医务人员充满了感激与信任。在手术等待区等待时,张先生打手势让护理人员拿来纸和笔,一字一字写下了这段话。
张先生的女儿告诉记者,在和医生的一次次接触中,父亲认为医生都值得信赖、托付生命,“我们也是事后才从医生那里接过了父亲的这张小纸条。其实,我们一直都很相信医生。”
医生:
那种感动很难用言语表达
“我做了28年医生,第一次收到病人递来这样的纸条,那种感动很难用言语表达。”19日晚,提到这张特别的纸条,李培明感到很温暖,说:“5月10日,需要连着进行几个手术,在结束上一个手术后,张先生是我即将进行的下一个手术病人。按照常规,我会到手术等候区看看即将手术的病人,给他鼓鼓劲。”没想到,等候的张先生向李培明递去了纸条。“我很意外,第一次有病人这么直言。”李培明坦言,从医生角度来看,手术是有风险的。但他们进行了反复、严格的评估,符合手术指征,“字条是病人给予我们医生满满的信任。”
当天,李培明将纸条传给了手术室里的所有医生和护士。所幸,纸条上张先生提及的手术异常情况没有出现。当天的手术很顺利,第二天张先生便顺利出院。
这个资料在朋友圈引发广泛关注,更多网友纷纷点赞,并留下了自己给医生的“字条”。网友清朵表示:“心酸又感动,这才是理想的医患关系,医生善待病人,病人相信医者。”据《新闻晨报》
新闻推荐
记者揭秘真人秀编剧工作,不仅“挖坑”还引导明星往里跳尽管打着“真”的牌子,但在观众心目中,电视真人秀依然很神秘。很多人好奇,真人秀节目到底是不是照着剧本来演的?日前,记者通过对《全员...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