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我的职业方向是汽车底盘设计师、我的职业方向是幼儿园老师……昨天一场精彩的生涯规划课题结题校级答辩赛在青岛17中举行,参与人员全部来自该校高二学生。作为全市最早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学校,该校学生从高一开始为自己的高中、大学和职业人生做规划。
女生目标明确要当园长
“我特别喜欢孩子,我在幼儿园做过志愿者,孩子们也都跟我比较亲。”站在台上,高二9班女生刘馨宜自信地介绍着自己的职业目标:从一名幼儿园老师做起,然后做幼儿园园长,办一所符合自己理念的幼儿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给自己设定了分解目标:高中阶段努力学习,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或者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刘馨宜告诉记者,她性格比较恬静、温柔,从小家里人都希望她能当一名老师,但她则比较排斥,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商战中的女强人。不过在高一她参加了学校的职业性格测试,各项测试数据都显示她更适合当一名老师。慢慢地刘馨宜重新认识了自己,特别是定期到幼儿园成长班做志愿者之后,她喜欢上了幼儿园老师这个职业。“我的终极目标是办一所自己的幼儿园。”刘馨宜说,她研究了担任幼儿园园长需要的条件、职业能力、专业要求等。“我计划大学考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从一名幼儿园老师做起,积累经验和能力,最终成长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刘馨宜说,在别人眼里幼儿园教师门槛较低,不算是一份好工作,但她不这么认为,她希望改变大家的偏见,做一名出色的幼儿园老师。
有了明确目标之后,刘馨宜感觉自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也有了学习的动力。“我争取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或者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她说,凭现在的成绩考上这两所大学有难度,但她一直在向这个目标努力靠拢。
比赛现场,每组选手按照自我分析、成长目标、达成目标所需素质、学业规划、研究收获的内容进行阐述。最终刘馨宜凭借对自己的认识、充分调研和学业规划等充分准备,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高中生人人都有规划
在青岛17中,绝大部分学生都像刘馨宜一样早早就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规划。高二5班薛诚昕的职业方向是汽车底盘工程师,高二4班孙义斌的职业方向是土木工程设计,高二7班张宇琪则喜欢建筑设计。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学生们都制定了具体的措施。薛诚昕表示,将继续强化自己原本就比较擅长的物理学科学习,假期则到汽修车、4S店打工学习。“能把兴趣转化为自己的目标和学习动力,是一件比较幸福的事。”薛诚昕表示,自己并不担心做调研、做规划会耽误学习。“我现在花一点时间弄清自己的目标,别人将来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薛诚昕说。
青岛17中校长安伯贞告诉记者,2009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级专项课题“以美育人,求真求善——普通高中育人文化特色构建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子课题,从此学校开始试点生涯规划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和创新,17中生涯规划课程获得第三届青岛市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奖。
如今17中学生从高一入校就开始接受生涯规划教育,学生们通过社会调查研究、专业的职业性格测试,对自己的人生做初步的规划。据介绍,17中每个学生都会接受MBTI职业性格测试,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气质、性格和职业倾向分析结果进行兴趣职业统计。17中学生成长中心主任高杰告诉记者,高二603名学生的兴趣职业统计后,大致分成了14个职业领域方向,有医生、教师、建筑师、服装设计师等等。
各方资源助力生涯规划
学生有了初步的目标和规划之后,学校立足于学生的兴趣职业方向,结合学校理工特色课程建设,学校与高校开展了联合育人项目,聘请高校相关专业的优秀教授走进校园,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同时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生涯规划专业委员会,将家长中的优秀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另外社会各界精英也陆续走进17中课堂,高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全都整合到了校园里,方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各行各业。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职业的理性认识,17中还建立了一系列社会实践基地,如青岛电视台、海尔集团、中车集团、阿里巴巴等,学生可以在开展研究型课程的同时,到职场一线去切身体验。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举办生涯规划课程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进行展示、总结和交流,不光有活动、有体检,关键是鼓励学生进行总结、思考和提高。最后的重头戏是结题答辩,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份自己的生涯规划结题报告,先在班级进行答辩,每个班级选出优胜组参加学校的终极比赛。在校级比赛现场,由行业专家、专业的生涯规划师对学生的规划进行点评和评判,帮助学生做出更科学理性的选择。
有了规划学习更有动力
高杰说,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对职业的深入了解、对性格的分析,很多同学也会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据统计,17中启动生涯规划教育9年来,有三届学生受益,“接近80%的学生高考填报的专业都跟自己的生涯规划是一致的。”高杰说,很多高考生都是临近填志愿时才考虑考哪所学校、选哪个专业,仓促不说,还会导致选的专业到了大学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我们的学生早早就有了目标,填志愿时根本不用犯愁,更关键是学生们会为了实现自己的规划目标从高一就开始努力奋斗,学习也更有动力。”
高二学生邸胜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的职业方向是建筑设计师,确定了这个目标之后,儿子学习劲头特别足,基本不用家长和老师督促就能自我加压,“除了在学习上准备,他还特别关注国际、国内的建筑设计展和新闻,甚至专门跑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看获奖的建筑。”邸胜的妈妈说,儿子从小就喜欢设计,来到17中之后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学校这种生涯规划教育特别有意义,对孩子的帮助特别大”。 (记者 臧旭平)
新闻推荐
送来诚挚祝福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