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职学校,万变不离本行。倾力为学生传授技能始终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文化基础知识要宽,专业基础知识要精,专业基本技能要强。如何关注课堂,聚焦技能,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可以说本领就是工作的“本钱”,胜任岗位的“证书”。那么职业学校应该如何传技授艺,确保从高级职校毕业的学生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岗位上一展身手?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打造“名牌”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各路英豪展示技艺的比武场,不仅考察一个学校的师资队伍和技能培训水平,同时考察这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及活动组织水平。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全国、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近三年全国技能大赛获得奖牌数达28枚。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一旦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就拿到了优质企业的入门证,大赛获奖选手进入企业,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石油、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优质企业纷纷到学校争抢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实习期满后月薪均达到6000元以上,部分毕业生工资达到万元以上。
学校专业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将技能大赛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教学之中,推广大赛式的项目教学法,整体优化课程。随着对技能大赛理解的不断深入,学校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以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为平台,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通过多年大赛,机电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内涵不断丰富,打造成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和市级骨干专业。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
特色办学 为“大国工匠”奠基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实行 “集团化办学”,所有专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导航。
学校开设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药剂、制药技术、视力矫正技术、国际商务、计算机应用6个专业。其中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药剂专业是市骨干专业,两个专业都与高校联办,设有本科和专科学制班。学历有“3+4”本科,三二连读大专,五年贯通培养大专,三年制中职。联办高校有青岛农业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
几年来,学校实行“引企入校、入企办学”校企合作,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使学生学以致用,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学校与青岛市和全国近百家企业签署了长期联合办学协议。其中京华钻石集团、新华锦、黄海制药等20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29个企业冠名班,实行订单式培养,使学生未出校门就成了相应企业的准员工。
青岛交通职业学校
瞄准“大交通”打造成才路
青岛交通职业学校自1980年转型职业教育以来,在岛城汽修行业已众口皆碑。学校精准定位,突出交通运输专业特色,紧密服务本地企业,为行业培养了大批汽修专业人才。
学校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联合,开办3+4贯通分段培养本科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毕业后成为拥有“本科学历+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的特色人才,既可成为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也可从事管理或技术服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携手,开办三二连读大专层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和“汽车营销与服务”两个专业,学成后拥有“大专学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二手车评估师+计算机等级证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近几年,学校开设了“邮轮游艇(帆船)运用管理”专业,培养邮轮游艇(帆船)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和维护保养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融入市场求发展,学校与岛城知名的福日、成达、华世通、公交集团合作冠名班,与青岛成达集团共建“汽车维修专业”,与青岛众和集团共建“汽车营销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校企共同承担完成培养实用型、适应型汽修人才的任务。
新闻推荐
“就业热门、升学有望”是目前职业教育呈现的良好局面。依据市场需求开设的技能专业课,让学生在未毕业即被各企业 “预定”,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职教学生的就业早已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而近...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