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薄克国报道
本报青岛讯近日,自创“调解九法”传递司法温暖和人文关怀的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审判员陈晓静荣登“政法英模榜”。
由人民网、中国长安网主办,新闻网站和新媒体共同参与,全国百家网站推出了“政法英模榜”展播活动。参加此次展播活动的英模,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系统涌现出的、受过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先进典型中择优推荐出来的个人和集体。山东省有6名政法系统先进个人榜上有名,其中,陈晓静作为全国法院系统推出的47名政法英模个人之一,荣登“政法英模榜”。
“假如我是当事人”“多换位思考,就会理解他们”“多跑两趟腿、多打几个电话,能调解成功,也值得”……在岛城法院系统工作28年,这一直是陈晓静对自己的要求。她认为,作为一名法官,办好民商事案件必须具备本领意识、形象意识、为民意识、奉献意识和公平意识等五种意识。她说,公平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的灵魂,也是人民群众感知法律的温度计。一名合格的法官,就要公正的对待诉讼参与人,做到不偏不倚、公正断案。
自2011年陈晓静从综合部门调整到审判业务庭办案以来,审理过人身损害赔偿、婚姻家庭、赡养抚养、交通事故、医疗纠纷、金融借贷等多种类型案件。她认真研究每种案件的特点,总结出案件“调解九法”,即:善心传递法律温度、角色互换体现温情、尊重获得理解信任、专业赢得尊重支持、素养树立司法形象、智慧化解矛盾积怨、耐心倾听增强沟通理解、巧借资源搭建沟通桥梁、法律作为调解底线。陈晓静说:“拿耐心倾听增强沟通理解来说,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去沟通,百姓之间,哪有过不去的坎儿。”“调解九法”把握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在审理案件的同时传递司法温暖和人文关怀,不仅得到了当事人的赞誉,还被青岛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十佳工作法”,并在全省法院做了交流推广。
近几年,民间借贷案件数量呈井喷式增加,青岛中院受理的纠纷案件每年以20%的速度上升。在同事们的眼里,陈晓静是个不折不扣的“调解神人”:连续6年办案数量、调解数量居全院第一,且连创新高。去年在出差42天的情况下办理案件344件。
陈晓静还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全省法院先进法官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和人才支撑作用推动山东转型升级对外开放实现新发展
□记者滕敦斋报道本报青岛5月13日讯5月12日至13日,省委书记姜异康到日照市、青岛市围绕科技创新和促进外经贸发展进行调研。他强调,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关...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