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一中考生隋愿(左)接受记者采访,桌子上放着北大清华招生老师送给他的纪念品和报考资料。平度一中的隋愿今年高考考出了701分的高分。这两天,他不必拨打忙碌的咨询电话,因为高校的招生人员会主动找上门来做动员工作。想上什么专业,该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打电话过来讲解;怕招生志愿者讲不清楚,招生老师半夜打电话聊志愿;实地考察校园,导师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像隋愿这样的高分考生,正在享受着一次“VIP服务”。但一些招生老师提出,这种服务应该惠及每一个考生,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早早熟悉自己心仪的学校并了解相关专业。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明确表态,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是把招生拉回教育的本质:招生是为“育人”,而不是“掐尖”。
高校招生季
学姐学长很忙
交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隋愿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报考意向。看着隋愿和他妈妈离去的背影,李明觉得工作没有做到位:“我是不是应该开车送他们回家?”看到有人接他们,李明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明希望隋愿有空看看自己送他的那本书——书名是《我在清华等你来》。
6月24日下午3时30分左右,李明出现在母校平度一中的校园里。这名已经获得硕博连读机会的大四学生,现在的身份是清华大学青岛招生组的一名志愿者。此时,距离高考成绩查询还有半个小时,李明的意图再明显不过——第一时间拿到高分考生的资料。
作为多所知名大学的优秀生源基地,平度一中每年都会吸引着众多高校的招生“猎头”。平度一中副校长孙仁强说,2015年,平度一中为北大清华贡献了3名学生。
也正因为去年的成绩太好,平度一中今年带毕业班的王尊甫老师压力很大,已经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了。他特意换了一台网速更快的电脑,不断刷新着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网址。电脑太卡,他一路小跑着到另一个办公室找了个固定电话。在打出第2个查询电话后,王尊甫听到了一个让他比较满意的答案:隋愿,701分。
李明联系上了隋愿,自报家门:“我是平度一中2012级的毕业生,现在是清华大学招生组的,我在学校看到你的成绩了,恭喜你。”李明说,像他这样的清华大学招生志愿者,在青岛还有十几个。
到国内顶尖学府读书是隋愿的梦想。刚上高一时,他把冲击清华北大写进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就在出高考成绩的这天上午,为了增加上清华北大的系数,他领取了《政治考核表》,准备报考提前批录取的清华北大国防生。现在,分数一出,他有了更好的选择。
十几分钟后,隋愿出现在校园里。经过简短的寒暄,李明直入主题:“你有什么专业意向,尽早告诉我,我好给你去争取。”
“数学专业的话北大清华哪个占优势?”隋愿抛出一个问题。“单看数学专业的话,我觉得还是隔壁好一点。这有院系调整的历史原因,不过现在我们清华的数学也有很多牛掰的老师。”李明拿出一本招生材料介绍清华大学的优势专业,建议隋愿不要限定在数学专业。
交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隋愿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报考意向。看着隋愿和他妈妈离去的背影,李明觉得工作没有做到位:“我是不是应该开车送他们回家?”看到有人接他们,李明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明希望隋愿有空看看自己送他的那本书——书名是《我在清华等你来》。
上门聊北大
专程带着妈妈
现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被说成是去北大的理由。隋愿的母亲提到儿子的性格活泼好动,“班里说话最多的前五名总有他”。陈杰的母亲回应,“北大的学术氛围比较活跃。”
在李明打通隋愿的电话之前,北京大学招生志愿者的电话已经到了。联系隋愿的是平度一中2013级毕业生,现在就读北京大学的陈杰。对陈杰这个名字,隋愿已经很熟悉了。他是班主任王尊甫的“得意门生”。3年前,陈杰还曾以优秀学生代表的身份到隋愿班里做过学习经验交流。
在电话里,陈杰向隋愿表达了祝贺,并问及了他的专业意向。“下午又和我们联系了几次,但因为我们在和清华的谈,没细聊。”隋愿的母亲说。
当天晚上,陈杰开车带着自己的母亲到了隋愿家中。中学师兄的身份、双方家长的在场让大家有了很多共同话题,也让氛围变得融洽。“学长把他母亲叫过来感觉很亲切。她从家长的视角和我爸妈交流去北大读书的好处。”隋愿说,陈杰的母亲还从手机上找出了他们一家在北大未名湖畔、博雅塔的合影以及北大元培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图书馆的照片,帮陈杰细致地做着介绍。
现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被说成是去北大的理由。隋愿的母亲提到儿子的性格活泼好动,“班里说话最多的前五名总有他”。陈杰的母亲回应,“北大的学术氛围比较活跃。”
量身打造的
顶尖级服务
细致入微的服务已经成为大学招生时越来越被看重的内容。2016年5月25日,北大、清华、人大三所毗邻的高校同日举行校园开放日暨高招咨询活动,三所顶尖学府不约而同地承诺,对考生将提供顶尖级服务:从填报志愿到录取全程有老师一对一咨询。
今年考出709分成绩的即墨实验高中学生宋修博同样感受到了来自一流学府的热情。除了自己上阵,根据宋修博的专业意向,北京大学青岛招生组的老师特地安排了几位经济、化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给其讲解。
面对这些高分考生,北大清华招生组的成员都保持了相当大的耐心。“关于专业设置和未来发展方向,清华大学的学长跟我在电话里聊了好久。可能觉得自己的知识有局限性,他又让招生组的张磊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胶州实验高中的王敬业说,25日深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张磊老师又在电话里跟他聊了半个多小时。
细致入微的服务已经成为大学招生时越来越被看重的内容。2016年5月25日,北大、清华、人大三所毗邻的高校同日举行校园开放日暨高招咨询活动,虽然北大、清华两家今年在京的招生计划还没最终确定,但三所顶尖学府不约而同地承诺,对考生将提供顶尖级服务:从填报志愿到录取全程有老师一对一咨询。
“有一些考生和家长此前并不了解北大的专业设置和各学科优势,但在北大招生组老师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一对一指导之下,许多考生和家长从自身的排名、兴趣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综合考量。”北京大学江西招生组在2015年的工作总结中写道。
去年12月,北京大学招生办推出“跟着学长进北大”活动,鼓励在校学生在寒假期间面向高中母校中学生宣传北大。其中有一条内容是定制指导服务:“为有意向报考北京大学的优秀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及报考指导,通过微信、QQ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个性化服务,从返乡活动为起点,与优秀学弟学妹保持持续性沟通,关心辅导,帮助其完成高考志愿填报及入校欢迎。”
高分考生对热门专业的意愿太强烈,也会调整计划招生指标。2014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天津计划招生2人,最终录取6人。清华经管经济与金融国际班计划招生2人,最终录取7人。
“为了最大程度满足宁夏考生的专业志愿,2015年北大特意对宁夏招生计划做出了细微调整,如对在数学、生物等学科表现出了独特天赋和浓厚兴趣的考生,北大为其增加相应专业招生指标,最终实现100%满足提档线上考生第一志愿。”北大宁夏招生组2015年工作总结写道。
精准选拔人才
回归教育本质
“人们印象中的‘掐尖\’是不顾一切地争夺高分考生,我认为这是一种极端功利的做法,也和大学的选拔定位背道而驰;我们要做的是优中选优,选拔真正适合自身培养的优秀学生,这是大学招生的基本使命,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工作。”王亚章说。
像隋愿这样的高分考生备受关注。但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都认为这种细致的服务是在帮助考生做出理智的判断,而非抢生源。
“我们早在多年前就倡议不对‘状元\’等高分考生进行炒作,更不会通过恶性争抢、许诺高额奖学金等方式招揽生源,而是在招生中贯彻‘精挑细选\’的理念,积极践行为考生服务、对考生负责的招生宗旨,帮助那些具有远大志向、优异学习能力、正确价值观、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年轻学子圆梦北大。”在北京大学招生网上的一篇新闻稿中,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亚章表示。
“人们印象中的‘掐尖\’是不顾一切地争夺高分考生,我认为这是一种极端功利的做法,也和大学的选拔定位背道而驰;我们要做的是优中选优,选拔真正适合自身培养的优秀学生,这是大学招生的基本使命,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工作。”王亚章说。
而在今年5月的校园开放日上,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明确表态,招生是为“育人”,而不是“掐尖”。“大家不要一想到招生就觉得是“掐尖”,我们还是想把招生拉回教育的本质,面向不同特长属性、志趣特点和教育背景的学生,包括自主、领军类型的招生,到学校后都有相应的特殊的培养方案。”
有序守节的
招生理念
清华大学天津招生组的李全旺老师曾向记者阐述自己理想中的招生模式,“学校以各自特色吸引学生,我们在天津第一饭店,他们(北大)在今晚大酒店,我们就坐等学生过来咨询,走的时候,互道珍重。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回去填志愿,这就是招生。”
高等教育市场的大门早被打开,教育资源配资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优质生源历来是国内外高校的争取对象,曾担任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助理的胡馨月描述称,国外知名大学对招生的重视程度不输国内。
“高中落地访问,这是每学年伊始,美国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循环的第一个环节。美国的招生官们都按照地理划分了自己负责的区域。每到红叶纷飞季,他们就忙着与自己区域的高中联系,安排自己的访问行程。”胡馨月写道。
除了高中落地访问以外,面向即将申请大学的高中生及其家长的大学展览会是“节省招生投入、接触更多学生、提高投资回报率的妙招。”“无论是高中访问还是大学展览会,都是切实走到学生中间去的招生宣传,也是长期对学校形象和品牌的塑造。”
对比自己十几年前高考填报志愿的情况,胡馨月觉得“很多大学的招生还处于‘石器时代\’,没有任何大学招生官到学校做过招生宣传。”
根据麦可思公司对中国2013级新生的研究,“招生手册(简章)”仍然是高考生选择大学的最主要信息渠道。在胡馨月看来,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填志愿简直就是另一场“高考”,而且是毫无经验、手无寸铁、信息完全不对等的一次博弈。其实,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应早早熟悉自己心仪的学校并了解相关专业。
十多年后的今天,国内大学的招生宣传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这些年的摸索中,越来越多地被谈起的是有序、守节的招生理念。
2016年3月,教育部发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要求各地和高校严禁以不当方式争抢生源。在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高校;高校招生组或个别工作人员如出现违规承诺,争抢生源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相关学校招办负责人及分管校领导将被追责。
记者接触的青岛本地的多位考生及家长表示,他们看到的北大清华两所学校的竞争“还是良性的”。“两所学校的老师都没有互相贬低过,客观介绍自己学校的专业,比较负责任。”宋修博的父亲说。
清华大学天津招生组的李全旺老师曾向记者阐述自己理想中的招生模式,“学校以各自特色吸引学生,我们在天津第一饭店,他们(北大)在今晚大酒店,我们就坐等学生过来咨询,走的时候,互道珍重。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回去填志愿,这就是招生。”
目前来看,这已经形成了一个方向性的共识。(文中李明、陈杰为化名)
文/图本报记者朱艳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战舒涵)岛城市民最关心哪些食品的安全?6月16日,青岛市食药监局发布了2016年度食品安全“问计于民”调查结果,生鲜肉、儿童食品、水果、调味品等十大食品安全最受关注,批发市场、...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