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是一块福地,但应警惕的是,青岛地质构造较复杂,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防震减灾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有备无患。6月27日,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本市今年以来报告震情17次。本市成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还有志愿者队伍1478人、专业救援队伍346人时刻待命。
被划为重点监视防御区
其实地震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
本市地处黄海之滨,地质构造较复杂,周边发育有北东向郯庐强震活动带、北西向渤海—威海强震活动带和北东向南黄海强震活动带,北东向牟平—即墨中强地震带。本市行政区域内还有五条断裂带,包括沧口断裂带、青岛山断裂带、劈石口断裂带、王哥庄断裂带和马山—王哥庄断裂带,其中沧口断裂带和马山—王哥庄断裂带为晚更新世早期弱活动断裂,本市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面临的地震形势较为严峻。
当日,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其中一项议程为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1996年青岛被国务院确定为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段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被划定为2006~2020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近年以来,与本市毗邻的南黄海及其沿岸地区、渤海地区一直被国家确定为地震重点危险区或者注意地区。有关专家提出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存在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青岛在其影响范围内,这足够应当引起市民的高度重视。
监测预报水平连年提高
当然本市地震监测预报水平连年明显提高。本市严格落实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2015年报告震情28次,2016年以来报告17次。此外,本市还严格落实震情会商制度,每周、每月会商一次,根据震情,进行紧急临时会商和专题会商,并编写震情报告。
防震减灾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岛城各界也都行动了起来。青岛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应运而生,此外本市还成立了地震应急通信志愿者队伍和地震应急搜救志愿者队伍;各区市共组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25支1478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8支346人。依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青岛正推动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分类建设,目前建设有综合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7处,建成了全省第一处国标1类沧口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成为市民应急演练的重要“功课”,每年均组织地震应急救援、疏散演练活动,仅2016年“5·12”期间,全市共组织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地震应急救援、疏散演练活动1200场,参加活动人数达30多万。
建防震市级示范中心
报告也不避讳地指出,本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岛城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小,基础建设较滞后,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和地震预测能力还有待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投入不足等。
为此,本市将高标准完成“中国地震局青岛防震减灾市级示范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山洞洞体综合观测试验场、地震烈度速报及预警系统建设。此外,青岛还将依据《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建设本市地震宏观异常测报平台,及时掌握各类异常信息。本报记者李晓哲
5年来,64.3亿头生物天敌显神威岛城将以大沽河为轴构建美丽青岛生态大格局
本报6月27日讯(记者李晓哲)你知道有多少生物“小伙伴儿”辛勤劳作,才换来我们享受绿树成荫的好环境吗?64.3亿头!
6月27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本市生态林业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本市共完成营造林4.88万公顷,林木绿化率提高到40.01%,繁育释放管氏肿腿蜂、赤眼蜂等生物天敌64.3亿头。未来,本市将以大沽河为轴科学构建美丽青岛生态大格局。
当日市政府关于本市生态林业建设情况的报告指出,“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完成营造林4.88万公顷,林地面积从33.00万公顷发展到35.2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从760.89万立方米增加到1098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从36.87%提高到40.01%。全市共建设生态间隔林场35处,新增造林2.33万公顷,补植造林4800公顷,恢复湿地4000余公顷,有效提高了自然本色和生态功能。2015年青岛正式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本市在生态林业领域取得的最高荣誉。
岛城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面也下足功夫。飞机施药防控工作累计飞防面积66.67万公顷,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1‰以下。值得一提的是,五年来青岛繁育释放管氏肿腿蜂、赤眼蜂等生物天敌64.3亿头,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8%以上,这些生物天敌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近年来,岛城现代生态林业建设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但仍然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报告提出本市“十三五”生态林业发展将形成“一轴一屏、两网两带、三山三水、多极多点、生态间隔”的城市生态发展新格局。按照规划,全市林木绿化率在“十三五”期间稳定在40%以上,林木蓄积量增加到1200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14万公顷;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森林休闲体验人数1500万人次。本市还将逐步建立蓝莓等多种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油用牡丹等木本粮油高产稳产基地建设。
统筹发展,科学构建,美丽青岛生态大格局不日就会出现。以大沽河为生态中轴线,以北部山区为陆地生态屏障,岛城在“十三五”期间将构建全市轴屏相连的生态格局。
新闻推荐
□高晓飞6月14日,是第十三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血液连接你我”。这个主题生动诠释了献血者的奉献精神,捐献者的血液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流淌,血液将你我连接在了一起。虽...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