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沿海及旅游景区的公厕又要面临考验。6月17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今年岛城计划新建翻建153座公厕,本市6区纳入环境卫生行业监管的公厕将超过620座,但仍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问题。目前,相关部门已在着手制定《青岛市公厕管理办法》,对公厕规划建设管理纳入法制化。同时,呼吁市民文明如厕,减少公厕内冲洗泥沙、人为损坏设施等不文明现象。
现状:
六区纳入监管
公厕468座
17日,市文明办、旅游局、城管局等单位联合召开会议,将联手行动加强岛城公厕管理,同时呼吁市民能文明如厕,减少不文明现象。会上,继续吹响“厕所革命”号角的决心体现得非常强烈。
根据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陈处长的介绍,记者了解到目前岛城公厕的现状,目前岛城六区纳入环境卫生行业监管的公厕有468座,其中,市南区99座、市北区78座、李沧区111座、崂山区33座、城阳区26座、黄岛区121座。这些公厕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其中有62座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市南区大部分公厕还配备了免费手纸。为了方便游客查找,青岛市旅游图中也标注了公厕位置。
问题:
数量不足分布不均
改建时面临阻力
“但也存在公厕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设施水平问题。”陈处长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目前厕所革命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服务不达标、选址难、数量不足、分布不均以及公厕陈旧等。从数量上来说,岛城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71.77平方公里,实有公厕468座,不含社会公厕。“按照每平方公里3座公厕的标准,还有较大的缺口。”陈处长称,而从各区的数据来看,只有市南区达到了每平方公里3座以上公厕的标准,其余5区还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一些公厕建设的年代久远、建设档次不高、体量小接纳能力不足,容易出现公厕设施失修停用、市民如厕排队等情况,冬季寒冷天气,一些公厕的水管容易结冰冻裂,影响正常使用。”陈处长称,虽然公厕人人需要,但是新建改建时仍面临不小的阻力,他解释称,公厕建设有明显的“邻避效应”,一些老公厕拆除翻建时,往往受到周边一些居民的阻挠。
此外,公厕保洁人员不足、保洁员年龄偏大、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也影响了公厕的服务质量。据悉,为缓解存在的问题,岛城今年计划在市区新建翻建153座公厕,在“十三五”期间,达到每平方公里4座公厕的数量标准。
措施:
计划新建改建
703座旅游厕所
“公厕建得好只是基础,管理维护好才是根本。”采访中陈处长透露,目前岛城正在制定《青岛市公厕管理办法》,公厕的规划、建设、管理纳入法制化,并将在公厕周边的所有路口、主次干道设置公厕导向牌,方便市民查找。
作为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面对即将来临的旅游旺季,在厕所问题上旅游部门又会有什么应对措施?会上,青岛市旅游局副局长骆万飞的介绍引起记者的关注。骆局长介绍,2015年开始全国各地实施旅游“厕所革命”,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景区、交通集散点、休闲步行区等处公厕数量充足、干净无味、使用免费等目标。
“我们的‘厕所革命\’也走在了前面,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区共完成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46座,占计划总数的35%。”骆局长表示,下一步,本市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市共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03座,其中新建旅游厕所249座,改建454座,涉及到旅游景区、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城市商业街、加油站、旅游购物商场等。本报记者徐杰
声音有些区域公厕数量偏少
现在海边的那些公厕是越来越干净,越来越高大上了。我热爱运动,经常沿着海边跑步,发现沿海一带的公厕不仅卫生条件很好,公厕里还有一股除味剂的清香味,听说崂山景区有了五星级的公厕,一直想去体验一下呢。——市民王女士
我们家附近的公厕不是很好,已经挺老旧的了。我发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些区域的公厕数量偏少不太便利,一些市民在公厕内冲洗泥沙、人为损坏公厕设施等。这些现象不仅让公厕保洁员头痛,也让不少市民侧目。——市民张女士
新闻推荐
本版漫画徐雪茹谁领谁去□张展我们全家都喜欢在周末睡懒觉。一个周末的早晨,我醒来后顺手拿起手机,看到我家的微信群里老妈发了个红包,马上快手一点,竟然20块钱!我正在想...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