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翻译官》剧照一部《太阳的后裔》在捧红宋仲基的同时,也让观众深深地爱上了特种兵这个职业。而最近热播的三部同档电视剧也不约而同地聚焦专业人士:《亲爱的翻译官》描写此前在国内职业剧中从未出现过的翻译;《好先生》中孙红雷扮演米其林三星厨师;《女不强大天不容》描写媒体记者。随着这三部剧的热播,不少观众纷纷表示想当翻译、厨师或记者。虽然电视剧中把这些职业表现得光鲜亮丽,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就像在青岛做翻译工作的王女士表示,“现实生活中没有黄轩,你也不会成为别人关注的明星”。
关注翻译
根本没有翻译官这个称呼
《亲爱的翻译官》的关注度相当高,收视率也一路高涨。但这部被誉为“国内首部聚焦同声传译的电视剧”,涉及翻译行业的情节却被不少专业人士批评漏洞百出,甚至连剧名中的“翻译官”都是业内不存在的称呼。口译、笔译、同传都做过,目前担任青岛洲际英语中心总监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可能是自己见识有限,确实没有听过翻译官这种说法,“我们一般分口译、笔译、同声传译等,大部分情况下就直接称呼翻译,没有翻译官这么高大上的名词”。
剧中,杨幂扮演的乔菲从小立志做一名翻译,造型却以短裙、短裤为主,而且戴着美瞳,穿着细跟高跟鞋。“我们不可能这样穿”,王女士说,虽然没有具体规定,但是他们一般穿西装长裤,颜色以黑白灰棕色等为主,裙子一般不穿,如果穿也要及膝。
聚焦媒体
很多情节不真实浅尝辄止
《女不强大天不容》集中描写媒体记者这个职业,该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新闻行业的真实情况,无论是暗访地沟油生产窝点还是用传真机发稿、女记者忙到无暇顾家等细节,都较为写实,让很多当年的新闻记者产生共鸣。但剧中仍有一些情节让人吐槽,比如海清扮演的媒体新人郑雨睛在狂风暴中冒着生命危险强行登岛采访太过极端,后来又突然被任命为社长太草率,因此,很多记者同行给了这部剧“浅尝辄止、不够真实”的评价。
针对质疑,海清表示,其实每一部行业剧开播的时候都会受到同行的关注,“很多人都说真实度的问题,我觉得无可避免,因为真实对拍行业剧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剧尽最大可能做到了真实,但是行业剧没有办法做到像纪录片一样真实,戏剧和纪录片是有区别的”。
演绎厨师
厨艺部分的展示非常少
孙红雷主演的《好先生》号称讲述米其林三星餐厅厨师的故事,而且还表示邀请到米其林三星厨师空降片场,手把手地对演员进行厨艺指导,写了60道独家美食菜谱。从刀具到厨师服,都是实打实的高级定制,剧中后厨所用的道具,大到水槽、面包房、烤炉的间距,小到铜锅的细节材质,都以1:1比例还原,甚至配置了一间可容纳100人就餐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很多观众以为,看这部剧会像当年深夜追《舌尖上的中国》一样,看得口水直流。然而,该剧对厨艺部分的展示太少,也缺乏对厨师专业性的表达。
行业通病
编剧短板导致专业性缺失
虽然三部电视剧是聚焦不同行业的行业剧,但演着演着都跑偏了,成了披着行业剧外壳的情感剧,主演最后都轰轰烈烈地谈恋爱去了。《亲爱的翻译官》的男主角黄轩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赞同这样的说法:“我也这么觉得,好像基本都是打着职业剧的幌子谈恋爱了。”王女士也表示,她对《亲爱的翻译官》这部剧的最大感受就是“黄轩真的很帅”,但是从翻译专业性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剧没有太多真实的东西可供参考。如果有观众看过这部剧后想做翻译,希望成为一个传奇,王女士奉劝他不要这样做,“现实生活中没有黄轩,翻译是一个不能太突显自我的工作,你也不会成为别人关注的明星,更多做的是一种辅助服务工作,别人的目光不应该放在你身上,这就是一个服务工作”。
其实,这已经是国产行业剧的通病了,前几年多部标榜为行业剧的国产剧都是“只见行业不见剧”。业内人士认为,国产行业剧没能出精品,最重要的原因是编剧的短板导致专业性缺失,“要有行业的真正历练才能写好,但是专业编剧从院校毕业,不一定有那样的生活体验,如果说由从事该行业的人来做编剧,也要在编剧话语体系和行业熟悉度上,找到一个平衡”。本报记者刘礼智
新闻推荐
原本南方盛行的龙舟运动,给青岛的端午带来了别样的韵味。6月9日,岛城首届端午节龙舟赛在高新区中央智力岛水系举办,共有21支队伍约400名选手参赛,披红挂彩的龙舟在水面上来往穿梭精彩纷呈。...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