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高考的两位盲生走出考场。本报记者孟达摄6月8日18时,在正常考生已经结束了高考历程1小时后,山东仅有的两名盲生张荞溪和杨玉青才走出青岛15中的考点大门。两天的高考时间总共48个小时,正常考生参加4门考试需要9个小时,而这两位盲生则要付出13.5个小时,相当于两天里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不停做题和思考,强度可想而知。“走出考场,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杨玉青告诉记者,不管结果如何,她都认真走过了。
“因为我们的考试时间比正常考生是延长50%的,所以我们会付出更多。”杨玉青告诉记者,每科开始考试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她们的结束考试时间要晚很多。因为每天的第一科考试要12时45分结束,下午她们在2点的时候就要进考场,所以中午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
“一天六七个小时都在做题,都在考试,强度很大,所以到每一科的考试最后,思维有些跟不上。”杨玉青坦言高考对于盲生来说确实有压力。杨玉青是理科生,她觉得理综对于她来说是最难的科目,“感觉题目比我们平时练的理综题目要难得多,虽然理综去掉了一些很复杂的图形题,但是一些简单的读图题答起来也很难。”
另一位考生张荞溪是文科生,她告诉记者,文综里的地理科目对于她来说比较难,因为地理中有很多识图作答的题目,她最不拿手,“但英语是我的强项,也是我最喜欢学的科目,所以发挥得不错。”
6月8日考完所有的科目,妈妈魏粉英带着女儿杨玉青先去饱餐了一顿,又在市区逛了逛。“考完了终于轻松了,如释重负的感觉真好。”杨玉青开心地告诉记者,“希望我的付出和努力能换来一个好结果,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杨玉青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暑假生活,她想提高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继续努力学习,还要在网上学习一些大学的公开课,当然她拿手的二胡也是休闲的方式。
其实,张荞溪和杨玉青都已经通过单考单招考试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录取,如果这次夏季高考分数不理想,她们将去单考单招的大学读书。本报记者魏海洋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0日讯(记者付晓晓)2016“崂山论道”祈福音乐会将于6月11日19:30在青岛大剧院音乐厅举行。本次音乐会特邀著名道教音乐研究家刘红教授作为总策划,有代表中国道乐最高水平的道乐团—上海...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