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募捐活动现场,员工排队献爱心。本报联合青岛情牵日喀则教育基金发起爱心行动,计划资助日喀则偏远农村100位贫困家庭学生。6月1日,首批20个学生名单及对公捐款账号公布后,市民捐助的爱心款陆续到账。6月6日,白朗县教育局再次提供了一份30人名单,这些孩子全部来自旺丹乡小学,近半属于单亲家庭或孤儿。
工地筹善款13016元
5月下旬,一封来自日喀则的感谢信牵动了岛城不少市民的心。写信的男孩米玛丹增今年12岁,面对来自青岛爱心人士的捐助,他向青岛的好心人表示感谢。米玛丹增说,“我身边还有一些跟我家庭一样困难的同学,他们还没有得到帮助,我希望这些同学能和我一样,也能得到青岛的爱心叔叔阿姨的帮助。”
为了帮助这些可爱的孩子,中铁建工集团青岛公司永旺梦乐城烟台店项目部组织员工发起了募捐活动,共筹集善款13016元,将资助10名家庭贫困学生。
该项目部经理冯明耀称,他曾经在西藏工作过2年,深知那里的生活环境艰苦,不少偏远地区的家庭条件十分困难,“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传递我们的爱心,传播正能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冯明耀说,当天参与募捐的除了有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外,不少农民工兄弟也纷纷献上一份爱心,这让他十分感动。
“这些善款能帮助10个家庭困难的孩子,希望在这份爱心的鼓舞下,孩子们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为改变家乡现状贡献一份力量。”募捐活动后,大家还在爱心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共同见证这一温暖时刻。
第二批30名孩子公布
6月6日,白朗县教育局向本报提供了第二批受捐助孩子的名单。这些孩子全部来自旺丹乡小学,一共30人,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12岁。
记者看到,名单中的孩子分散在旺丹乡比尼村、下麦村、吾日村、色冲村、桑巴村、巴金村、雪村、曲麦村以及色堆村等,其中属于单亲家庭或孤儿的孩子接近一半,不少家庭没有经济来源。8岁的郎塞才读一年级,他是个孤儿,平时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生活靠村民和当地政府接济。到郎塞家走访的学校老师介绍,一家人住着简陋的房子,没有像样的家具,也没有经济来源,“如果有好心人帮一下这个孩子,我替两位老人谢谢大家。”老师说。
“每个孩子一年需要的费用是1000元,捐助完成后,我们的志愿者将赶赴日喀则现场监督发放资金,并实地走访当地孩子的家庭状况。”青岛情牵日喀则教育基金发起人之一宋广伟介绍,他和岛城企业家赵炳启联合发起成立了该基金,两年间共募集200万余元爱心物资,全部分批运送到日喀则,发放到当地偏远农村孩子们的手中。
白朗县教育局公布了一个对公捐助账户,爱心人士可以向该账号汇款。对公账号为:25610001040001901;开户行名称:中国农业银行白朗县支行;开户人:县教育局;汇款请备注写明捐助旺丹乡小学。此外,也可以拨打本报电话80889319咨询捐助事宜。文/图本报记者徐杰实习生李鸣
新闻推荐
七个考点有摄影师帮拍照 本报请爱心助考单位为考生记录难忘瞬间
送考车上,工作人员准备了充足的文具等。本报记者王滨摄本报6月6日讯(记者孙雅琴)近日,“半岛爱心助考站”成立,受到很多考生家长、爱心人士的关注。前几天,我们与海博出租公司...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