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龙展示其研发的绳缆。一根小小的绳背后却承载着研发技术人员的心血,甚至是国家的竞争力。青岛海丽雅集团的徐连龙,一个涉足特种绳缆领域仅仅8个年头的32岁小伙子,这些年来,由他参与研发的绳缆,多次打破欧美国家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其主导研发的一款海洋物探绳缆,更是被应用到蛟龙号科学探测当中。
为当技术员放弃公务员
2008年夏天,徐连龙从青岛大学纺织工程学院毕业,当时的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到海丽雅集团做一名技术员,另一个是做一名公务员。“做公务员的话,大学四年学的知识可能就用不上了,我喜欢这个专业,还是希望能在这个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就这样,徐连龙毅然决然来到了海丽雅集团。
徐连龙说,为了让自己尽快适应这个行业,打好专业基础,刚刚进入公司的他就选择前往产业一线,成为一名普通值车工。从此以后,他几乎天天都与机械、油污打交道,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一年多。
与徐连龙共事多年的黄涛表示,之前为一家公司研发救援绳缆时,为达到客户要求,徐连龙接连在工业园里加班数月,最终其研发的绳缆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尽管该项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但凡事追求完美的徐连龙却不甘于此,他带领团队在客户原有标准上继续“深挖”,成功研发出该救援绳缆的升级版本。
每道工序试验上百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特种绳缆的研发与先进国家之间都存在技术鸿沟。凭借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肯钻乐学的徐连龙只用了数年时间就从一个业内“菜鸟”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其所研发的绳子多次打破欧美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特种绳缆领域空白,一些高性能绳缆更是成功应用到“蛟龙号”、“科学号”、“雪龙号”以及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潜标绳缆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海洋专项仪器设备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
徐连龙表示,要想达到深海勘测要求,绳缆的延伸性必须达到钢缆级别。为此,他带领团队从绳缆原材料选择入手,先后实验了国内外200多种材料,历时半年才找到最合适的一款。接着,徐连龙又从编织工艺和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度研发。经过内芯加捻、编织内芯、编织护套,及进行热牵引和冷牵引等处理后,一条合格的绳缆才算制作完成。
如今徐连龙发明的新型绳缆已有上百种,并且取得7个发明专利、8个实用新型专利。其参与研发的特种绳缆创下了中国绳缆界的四个第一:即中国深度,可适用于水下8000米深度;中国精度,绳缆表皮与内芯的移滑度为零;中国强度,强度是同直径钢缆的2-5倍;中国温度,在-196℃至560℃环境下不分解不熔化。
徐连龙告诉记者,在一道道繁琐工艺的背后,有无数项需要攻克的技术指标,不容许出一点差错。“每股绳芯要捻多少圈、捻的力度要什么级别、编织绳芯的密度、直径得达到多少……每一道工序都得进行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试验。”徐连龙这样说。文/图本报记者娄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天高勇男)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9个“世界无烟日”,城阳各界都纷纷行动对烟草说“不”。据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称,我国人群...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