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璐) 6月4日,记者从市经信部门获悉,今年1至4月,我市工业生产稳步复苏,工业用电量波动趋稳,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四成产品价格回升,工业企业财税贡献逐步增强,创新驱动助力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平稳向好态势进一步显现。前4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幅比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回升。
在工业生产中,重点监测的71种工业产品中,3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达53.5%;钢帘线、电缆、甲醇、聚丙烯等1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0%以上,占重点监测产品总量的25.4%。
工业用电量波动趋稳。1至4月,全市工业用电量达14.1亿千瓦时。重点工业企业用电量增势强劲,其中,联泓新材料、盛隆化工、新源热电、新能凤凰、金晶玻璃、大宗集团6家企业累计用电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6%,带动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10.3个百分点。
前4个月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0.7亿元,同比增长4.8%,比首季回升0.2个百分点,利税、利润分别实现32.8亿元、17.1亿元。在重点调度的120家企业中,6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增长面达50.8%;87家企业实现盈利,占重点监测企业总数的72.5%,企业盈利面比1至3月提高9.2个百分点。威达重工、鲁南机床、瑞宇蓄电池、益康药业、恒仁工贸等42家企业盈利超去年同期,占重点监测企业总数的35%。1至4月,鲁南化工、联泓新材料、盛隆化工、新源热电、恒仁工贸等1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亿元,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15.6%。
四成产品价格回升。在重点调度的71种工业产品中,拖拉机、太阳能热水器、淀粉、啤酒、白酒等29种产品价格同比增长,占总数的40.8%。特别是合成香精、太阳能热水器、冷鲜肉、煤炭4种产品价格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冷鲜肉23.3元/千克,同比增长58.6%,环比增长20%;啤酒20元/千升,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4.4%;煤炭280元/吨,同比增长13.4%,环比增长13.7%。
受部分工业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恢复带动,工业企业财政贡献逐步增强。1至4月,120家重点监测工业企业累计上交税收4.6亿元。从重点企业看,前4个月,盛隆化工、鲁南化工、新能凤凰、新源热电、恒仁工贸、青岛啤酒等8家企业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累计实现纳税总额3.2亿元,占重点监测企业纳税总额的69.6%。(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
创新驱动助力转型升级。1至4月,技改投入不断加大,实施过千万元重点技改工业项目172项,完成投资41.1亿元。其中,山东常发工贸有限公司年产2000台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技术改造等34个项目列入2016年省技术改造导向计划项目。前4个月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共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91项,完成62项。鲁班机械科技等15家企业的多功能应急救援装备等16个项目成功列入2016年第一批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同时,两化融合扎实推进。腾达不锈钢、恒瑞磁电、山森数控3家企业被评为2015年度枣庄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威智医药等6家企业申报2016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机械制造工业园、振兴玻璃产业创业园等4家企业申报省智慧园区建设试点。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