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7日讯(记者肖玲玲)7日,市人社局在湛山创客工厂举办人民群众“走近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邀请社会监督员、学生代表和社会群众,见证民生项目进展情况。2016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1.9万人,帮扶城乡困难就业1万余人,技能培训帮扶6000多人,发放创业类补贴资金1.5亿元,其中两项已经完成年度目标。
7日,市人社局副局长韩红星表示,2016年,市政府在促进就业与经济融合、加快推进大众创业、统筹重点群体就业、提升职业技能素质、助推就业创业服务五个方面,出台了25条新的政策措施,拓宽就业空间,确保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就业规模不降低。其次,实施城乡一体就业创业政策,“目前,青岛市就业创业政策无论是享受范围还是补贴标准,均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全市每年约有20万人享受到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就是这一系列针对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今年1~6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完成目标的106.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4%以内。
此外,创业扶持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据韩红星介绍,今年1~6月份,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1.9万人,完成目标的190%;创业带动就业3.15万人,发放创业类补贴资金1.5亿元(其中市级资金1.2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亿元,完成目标的94%。
在帮扶城乡困难人员就业方面,韩红星表示,已经通过发放就业补贴和社保补贴等措施,帮扶城乡困难人员就业一万多人,“1~6月份,全市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4306人,通过政策帮扶实现就业1153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7%。”开发适合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6800个,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送岗5900个,举办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155场。
除了着眼于即时的就业创业问题,人社局在技能培训方面也非常重视,今年1~6月份,全市组织技能培训6528人,完成目标的65%。
■相关新闻首个区级社工实践基地落户市北
本报7月7日讯(记者朱薪雨)社会组织需要专业社工人才助力,但一些高校社工专业的毕业生选择走本专业道路的却不足六分之一。7日,市北成立岛城首个区级大学生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将以政府支持为契机,为大学生提供可靠的实习岗位,也为社会服务机构输送更多人才。
7月7日,市北区社会工作协会与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签订大学生社会工作实践合作协议,在市北区创益工场建立大学生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将为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体验社情民意、提高专业认知搭建很好的平台,为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同时也将在市北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社区治理创新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闻推荐
“尼伯特”上岸,掀狂风怒涛一片 国家海洋局发布首个海浪红色警报
尼伯特”来袭,台湾台东、绿岛、兰屿多处停电,铁皮屋、路树、招牌全被吹得四散。据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8日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今年第1号强台风“尼伯特”于8日晨在台湾台东太麻里乡沿...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