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一个书店总会聚拢志同道合的爱书人小小的荒岛书店因为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6-07-05 17:55   https://www.yybnet.net/

一个书店总会聚拢志同道合的爱书人。小小的荒岛书店,因为中外文学名著、新文艺作品的存在,它的精神世界无比广阔。为作家、喜爱文艺的青年人,提供了精神交流的平台。臧克家回忆说,上海、北平出版的新的文艺书籍和刊物,全都可以在这里买到。1935年夏天,老舍、洪深、臧克家等12人创办的周刊《避暑录话》,在青岛只有荒岛书店出售。荒岛书店,吸引了山大的教授光顾。出入小书店的大教授、大作家,天天络绎不绝,青岛的文艺空气顿时海潮般涨起来。

荒岛书店今昔谈□柳已青

昨夜星辰昨夜灯。成文堂书局、世界书局青岛分局、商务印书馆青岛分馆、复兴书局……这些都是老青岛的书店。1949年之前的青岛书店,已经化作历史天空的星辰,成为青岛海滨的灯塔。

小城书店、青岛书房、西西弗书店、方所青岛店,这些都在2016年夏天盛开在青岛。这些新开的书店,改变了青岛书店的格局。与此同时,高密路学苑书店因为老城区拆迁、改造而关门。

我对青岛的书店格外关注,无论历史中的,还是现实中的。不管走到哪里,身处何方,看到书店,总是满怀深情地投向关注的目光,身不由己地走进去,在书架或者书摊前,取一本喜欢的书翻阅。在书店买到自己喜欢的书,内心就会获得一种难以言传的满足。书籍让我的内心变得丰富、充实而柔软。诚如英文谚语:“Ihaveasoftspotforbookshop!”这句话能够表达我对书店的感觉。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柔软点”,我的softspot就是为书籍而生。

一方面让岛城读书人叹息的学苑书店关门,一方面是好几家新的书店同时开业。在这样一个时刻,回望青岛历史上的荒岛书店,历史的影像照进现实。

《臧克家回忆录》一书说:“青岛,在工商业方面是相当繁荣的一个都市,在文化上却是一个荒岛。自从这里创办了国立青岛大学,情况就大大不同了。许多全国知名的学者和作家来到我们的学校,在文艺方面说,‘青大\’称得起当代文苑的一角。”

荒岛书店的诞生,是青岛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荒岛的出现,改变了青岛的书店只卖古籍、教材的局面,为青岛带来新文学作品。这家书店凝聚了大批的学者和作家,吸引了无数的青年学子。

荒岛书店的诞生,是一股从北平吹来的新文艺之风,是从上海出发的左翼文学的暖流。新风与暖流汇聚在青岛,带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因为这个书店的创办者,是思想进步的年轻大学生。

荒岛书店的创办者张智忠和孙乐文,都是昌邑人,都是北平中国学院的大学生,先后来到青岛,出于共同的志趣,决定开办一家书店。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的年轻人,总会相聚在一起。乔天华(崇德中学教书的中共地下党员)和于黑丁(《民报》副刊编辑)愿意出资赞助。可是,四位年轻人筹集到的100元资金不够。孙乐文想到了青岛的同学宁推之,这个富二代,听了同学的想法,表示愿意出资500元。

1933年7月,荒岛书店在广西路新4号(与龙口路的交叉口)开业。乔天华用美术体写了“荒岛书店”的招牌挂在门头。荒岛书店从早上开门到傍晚关门,读者在里面多长时间都可以。萧军和萧红客居青岛,有一天,走进了荒岛书店,认识了书店老板孙乐文。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漂泊,认识了一位朋友,无意之中改变了人生的航向。在孙乐文的牵线下,萧军、萧红将自己精心创作的小说,邮寄给了上海的鲁迅先生。很快,鲁迅先生回信了。一对又惊又喜的恋人,不再感到彷徨、迷茫。“鲁迅先生这封信犹如从远方照射过来的一线灯塔上的灯光,它使我们辨清了应该前进的航向”。

后来,青岛的中共地下组织遭到破坏。一天晚上,荒岛书店的老板孙乐文,把萧军秘密约到太平路海滨的青岛接收纪念碑下,交给萧军四十元路费,让萧军和萧红悄悄离开青岛去上海,去投奔鲁迅先生。后来,萧军在回忆青岛的生活时,写下了诗句“夜气如磐怀故垒,青灯坐时细论文”。这故磊,是文化的堡垒,就是荒岛书店。

1933年7月到1934年,荒岛被国民党社会局和市党部查封过两次。1937年夏,荒岛书店关门。2009年,书店旧址连同周边建筑,被拆除。

从历史到现实,书店起起落落,一如生老病死,不可避免。书店方生方死,背后是时代的演进以及文化的潮汐。为高密路学苑书店感到惋惜,我生命中八年的书时光与此相连。我的藏书中,哪一本书是在学苑书店购买的,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其实我真正感到惋惜的,并非个别书店的消亡,而是购书习惯和阅读方式的变迁。实体书店不会绝迹,但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岛的书店格局正在变化,大浪淘沙,有个性,有特色、有生命力的书店会伴着我们。期待着书店能和城市一起前行,相守相伴直至百年。正如小说《亲密关系》的作者、电影《断背山》的编剧、古旧书商麦克穆特瑞所说:“从最卑微的平装本二手书店到高档的一流书店,所有的书商都是延续书籍文化的贡献者,我们一定不能丧失这个优秀的文化。”

新闻推荐

“僵尸车”侵占社区公共资源?拖走 交警等部门依法将6辆“僵尸车”拖离小区,移至专门停车场

交警清理“僵尸车”。本报讯(记者周晋华)记者从青岛公安开发区分局交警大队获悉,2016年6月29日,开发区交警大队二中队接到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求助称,其辖区内荒里社区“僵尸车”...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书店总会聚拢志同道合的爱书人小小的荒岛书店因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