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小学同学自制绘本捐赠给山区小朋友。
青岛26中的同学积极参与赠书活动。日前,本报“半岛公益”工作室发起为山区孩子筑起“微梦想”的公益活动,首站走入临沂市兰陵县贫困山区,为留守孩子的暑期圆一个“农家书屋梦”,青岛南京路小学和青岛26中积极参与,“我们学校一直很注重打造读书特色,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山区孩子的阅读与城市孩子同步。”青岛26中的代老师表示。
■南京路小学
自编故事自画绘本
捐赠心意更有新意
听老师说要将捐赠的图书统一收集起来,一年级的小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早早准备好的书本,跟随老师前往集合点。
在要将书装箱的时候,一个白净的小姑娘小心地捧着自己的书,还时不时抚摸一下书的封皮。据学校大队辅导员李科老师介绍,她是一年级一班的孙睿同学。“小朋友,你今天捐的都是什么书呀?”记者问道。“是‘找不同\’的书。”“你喜欢这些书吗?”“喜欢。”“为什么还要捐出去呢?”“就是因为喜欢才要捐的啊……”徐睿的回答稚语动人。徐睿说,这并不是自己第一次捐书,“我以前也捐过书,都是我自己喜欢的,希望收到的孩子也会喜欢它们。”
在孩子们捐赠的众多图书里,有一本“书”非常特别,那是一册绘本——由四年级小学生手绘完成。“故事是我们几个人一起构思设计的。”参与创作的宋朵晗表示,这册绘本是由他们四人策划创作的,“我主要构思剧情,负责画的是王鲁琪。”说着,她把有些腼腆的王鲁琪推到面前。“我学画画四年了。”王鲁琪说,她花了四天时间才画完这册绘本。问她为什么不选择捐赠现成的绘本时,她坦言:“把我们自己画的绘本送给山区的小朋友,更有新意,也更能表达我们的心意。”
“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心很有帮助,也能将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山区的孩子。”南京路小学副校长薛燕表示,下一步,他们还会继续参与举办捐书活动。
■青岛26中
将分享阅读的氛围
从班级跨越到山区
“之前是7年级的学生组织赠书,现在是8年级的。”日前,青岛26中代老师告诉记者,这次结对为兰陵县的孩子们捐赠图书,他们全校师生都参与了。赠书现场,8年级的学生们你一本我一本,忙得不亦乐乎,“捐赠的图书类型大都是故事类、益智类和哲理类”。
据代老师介绍,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阅读,致力于打造读书特色,“班级里都有很多书,基本上随手就能读。”也正是因为知道阅读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到赠书活动中,“我们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图书,让山区孩子的阅读与城市孩子同步。”代老师说,学校里有“图书漂流”,这种图书传递的氛围一直弥漫在班级当中,而通过对口捐赠的方式,“可以将书传递到山区的孩子那儿”。
文/图本报记者肖玲玲
■相关链接为留守儿童捐建书屋急需一辆爱心运送车
近日,本报《捐一本好书,打开一扇亮窗》——圆留守娃的“农家书屋梦”活动见报后,岛城诸多爱心人士纷纷前往各捐助点,为临沂市兰陵县多个贫困村的留守儿童捐赠图书。截至目前,市民已捐图书数千册,现急需一辆将书运往老区的爱心货车。“爱心车”联系电话:80889397。
爱心图书继续征集中。捐书地点:1.市南区南京路110号半岛都市报社一楼大厅;2.莒县路1-1号小城书店;3.安徽路16号嘉木美术馆;4.云霄路22-24号渔码头海鲜舫;5.崂山区银川东路3号国信体育场如是书店。
本报记者肖玲玲
新闻推荐
6月21日,一位腼腆的小伙子走进青岛体彩中心,低调兑取了顶呱刮“麻辣6”头奖10万元。而当工作人员询问中奖细节时,这位腼腆的小伙儿拒绝透露,只是笑着说:“你们问站长吧,他给我推荐的。”...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