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渠怀素
鲁班是“传说”吗?
其实,鲁班岂止是一种“传说”,还有多人“传颂”呢!
这不,一本由鲁班文化研究学者王中先生编撰,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圣匠鲁班》日前已经面世,并成为第十一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的献礼之作。
鲁班故里在滕州,作为鲁班的后裔,对《圣匠鲁班》的出版甚感欣慰。揆诸当下,这是有史以来为圣匠鲁班立传的第一本文集。说是文集,因为一直以来,鲁班文化的研究,不是一个人的事,所以《圣匠鲁班》采用了汇编的形式,让更多的人集体跟上,“一起来发声”。
怎样发声,且听慢慢道来:
班门问斧——大师笔下的鲁班。此一章节,有国学大师季羡林、任继愈对鲁班故里的不了情怀;
班门忆斧——鲁班老家的鲁班。“老家人”代代相传的故事言犹在耳;
班门探斧——田野调查中的鲁班。至今,鲁班爷的圣迹还散布在滕州乡村的边边角角;
班门赞斧——有口皆碑的鲁班。毫无疑问,鲁班一生的经历,都是满满的正能量,都是用实践书写的“励志故事”;
班门观斧——文化景点上的鲁班。鲁班一生朴素,但他的背后,却都是“华丽的转身”;
班门颂斧——艺术舞台上的鲁班。鲁班爷,永远活着,活在舞台上——远不,他一直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班门砺斧——步入高等学府的鲁班。谁说他从乡村走来,他分明登堂入室,成为一盏学术殿堂里生生不息的璀璨灯火;
班门亮斧——班门传人走天下。老爷子应该欣慰,一帮敢于“班门弄斧”的子孙们正昂首阔步,向我们健步走来……
大匠无名,大匠若愚,大匠厚德,匠匠相传。鲁班已经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华民族智慧的符号。纵观国内外大势,创新、创业、创造,几成不二选择,出版《圣匠鲁班》的根本目的,在于弘扬圣匠文化,呼唤“创客精神”,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更愉快。
基于这种高远的立意,毋庸置疑的是,《圣匠鲁班》全方位宣传了鲁班的圣迹,称得上是一本研究鲁班文化的好教材。
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圣匠鲁班》将被选拔参加于今年8月上旬在台北举办的两岸新书交流会,同时参加交流的还有去年初由王中先生撰稿出版的大型连环画集《乡村记忆》。
“也许,鲁班不像孔孟那样耀眼,但他一直被百姓称颂,就因为他的智慧、功绩体现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谈及《圣匠鲁班》的出版,该书主编王中情真意切。
新闻推荐
2016年东亚合作社高端论坛在滕举行 国际农业农村合作经济学会2016年大会同时召开张红宇刘涛李宝笃董沂峰等出席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