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晓帆
实习生钟秋芸报道
本报青岛讯“大爱无言,柔肩撑起一片天。”8月1日,青岛举行“十佳好军嫂”、“十佳兵妈妈”表彰大会,张海燕等20位优秀军嫂、兵妈妈受到表彰。
“我想起了年迈的母亲,还有我的妻子,她们都是最伟大的女性,心里特别感动。”观众席上一名驻青部队战士说,距离上一次回老家已经半年多时间了,对家庭有很多的“亏欠和无奈”。
获评“十佳好军嫂”的青岛42中教师史学梅说,作为军嫂,她觉得是自己享受着寂寞,也享受着自豪,享受着痛苦,也享受着欢乐。新婚燕尔,结婚第二天丈夫就接到紧急任务回到了部队。当时,史学梅并不能理解丈夫的工作,丈夫一周只能回家两次,如果有任务,不但不回家,交流也是处于一种彼此真空的状态,“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这种牵挂和孤独在家人生病的时候表现的尤其明显。史学梅说,儿子7岁时,患急性阑尾炎,发高烧到42度。深夜,她用棉衣裹着孩子打车赶往医院。儿子打吊瓶时,丈夫刚好上岸,给她回电话,史学梅忍不住哇哇大哭。
由于双方父母身体不好,儿子由史学梅一手带大。为了不耽误上班,儿子上小学的6年,她每天带着孩子早上6点去挤3路公交车,坐车40分钟到孩子的学校。“儿子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到校。”每当看到儿子在公交车上熟睡的样子,坚强的史学梅经常心疼地流下眼泪。
丈夫在部队多次受到表彰,先后荣立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史学梅在工作中也从来不拖丈夫后腿。从业29年,史学梅一直在毕业班担任班主任,从事物理教学工作,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让史学梅欣慰的是,儿子特别懂事,并在去年升入青岛58中。谈起理想,儿子总是目光坚毅,“我的偶像就是爸爸,长大了也要成为他那样的军人。”8月1日当天,儿子给丈夫和自己都发了短信,祝老爸节日快乐,也祝军嫂老妈节日快乐。
史学梅说,如今她越来越理解,嫁给军人就是嫁给了军装,就嫁给了保家卫国,“天下的军嫂、兵妈妈都是一样的,丈夫、儿子的事业就是国家的事业,我们必须要支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由青岛市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咨询于风华率领的市政府调研组到市南区调研老龄工作情况,随后调研组又深入市南区的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基层社区等,了解养老机构和老年场所建设及为老...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