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2日讯(记者刘腾腾)三年投入5亿元保卫“舌尖青岛”、全市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6%、查处食安违法案件12350起……22日,青岛市食药局晒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成绩单。
作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第一批试点城市,青岛历史上首次将“食安青岛”建设以专门章节写入全市“十三五”规划。从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约5亿元用于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其中,投资1.5亿元建设的市级食品安全综合检验中心,增加检测品种,扩展检测项目,即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打击食品犯罪方面,建立完善公安、食安、农安“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创建以来,全市共查处违法案件12350起,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业户1946家,责令整改问题单位4.5万家,罚没款5536万元,发放举报奖励资金33.44万元。
公安机关侦办食品类犯罪案件308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39人(含教育训诫423人)。针对网络外卖这一餐饮新业态,从1300余家入网经营者名单中排查出110余家涉嫌无证经营单位,进行了严肃查处。
深化市场质量保证金制度,全市19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96家农贸市场缴纳质量保证金,共计缴纳质量保证金1500余万元,缴纳率100%。落实严格的退市制度,截止今年9月30日,已对78家不合格食用农产品供货商实施退市;继续实施严格的检验检测和销毁制度,检出并销毁不合格农产品180余吨。积极推行“一票通”管理制度,2801家食品生产企业实现了产销追溯“一票通”,178家大中型商场超市实现了物联网可追溯。同时,开通全省首个开放性食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全市1300家食品生产企业已完成入网注册和审核工作,12230批次产品可通过平台进行查询。
新闻推荐
95岁高龄、上个世纪40年代即任职于太平保险的青岛“太平老人”章肇恒老先生,在本年度的“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期间,欣然接受太平人寿邀请,走到镜头前,述说自己与保险、与太平的百年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