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近日从青岛市经信委获悉,自2016年青岛市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正式投资运作以来,已累计参股两批、11只子基金,财政资金放大4倍,持续发力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工业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逐步显现。
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
截至目前,青岛市共设立了两批11只参股子基金,两批参股子基金既有北京汉世纪、九鼎投资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又有华通科投、安芙兰等本土优秀基金机构,协议出资规模23.5亿元,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预计超过17亿元,放大社会资本4倍以上,发挥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得到集中体现。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已完成27个项目投资决策,拟投金额4.081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项目21个,投资金额2.618亿,其中青岛地区项目11个,投资金额1.67亿。参股投资项目涉及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多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招商引资显现叠加效应
而这样招商引资的叠加效应也初步显现。青岛市发挥参股子基金跨区域投资优势,主动向子基金管理机构推介青岛市产业政策、千万平方米工程和招商优惠政策,推动子基金股权投资的外地企业入青落户发展。比如,重点投资的微众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总部直接迁入青岛市,入驻崂山区国际创新园,员工总数达到80多人,集中研发适合农村用户语音识别的智能微机,重点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重点投资的武汉小帅家用投影仪项目,将全部业务合同、全部人员由武汉移至青岛市;重点投资的上海射频微波通信技术高新企业已基本确定在青岛设立华北地区总部,研发车载4G/5G通信、Wi-Fi蓝牙、NB-IOT射频微波等通信技术及相关产品。这些新项目既填补或完善了青岛市新的产业形态,又拓展了基金招商的新渠道。
财政增收纳税主体增加
随之而来的还有财政增收的纳税主体逐步增加。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通过子基金股权投资的企业,2-5年内都有新三板挂牌和主板上市的预期,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均保持10%以上增长,将通过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助力财政增收。已投项目中科华联(青岛项目)已在新三板挂牌,青软实训、晶叶生物等已启动新三板挂牌,德盛利、华世洁、新巨丰等已启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准备工作。通过基金招商引资,3家外地企业总部迁入青岛市,也将进一步扩大地方税源。
(记者 王婷)
新闻推荐
认真备孕很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怀上了却又遭遇胎停、流产、妊娠期合并症、早产……现在很多育龄女性遭遇这类问题。不少二孩妈妈问:怀老大时很顺利啊,为什么之前能怀现在却怀不了呢?“随着二孩政策的放...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