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记者张彤见习记者田爽
2018年以来,流亭街道全面深入探索开展“卫生计生融和新模式”,致力发展从“物质”到“精神”的“美丽心灵行动”,打造心灵避风港,街道组织卫生院、卫计办有效开展社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辅导,把矛盾化解在社区,促进社区群众的心理和谐与稳定。通过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努力创建可复制、能落地、有效果、有口碑,广为街道居民认可的身心健康服务“流亭样本”,打造“美丽青岛·健康流亭”服务品牌。
掌握一本明白账
掌握全街道计生特殊和低保人群明细。对有需求的家庭和人员进行心理体检和心理咨询。并进行三个等级的分级归类:需咨询师上门服务人群、需单独进行心理疏导人群、建议接受治疗人群。逐步将这项活动延伸至所有居民,让所有居民都可以有偿或者低偿购买心理疏导服务,实现心理服务在流亭街道扎根的最终目的。
培养一批“知心人”
依托流亭街道卫生院师资力量,结合外聘专家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半月一讲”。通过对社区计生、民政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使他们不仅可以为老百姓解决简单的心理问题,同时在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时,也可缓解自身压力,成为真正“懂心理、能应用”的专业人才,让每个社区的居民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知心人”。每次培训前后均进行宣讲知识评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建立一批心理工作站
“美丽心灵行动”将打造8~10个精品社区。覆盖流亭街道多个片区,选定的试点社区主要以环境、条件好,能有专门独立开展活动的办公区间,软硬件设施相对齐全的社区。各社区计生干部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为工作站的负责人,要热爱社区心理健康事业,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再学习的能力,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并按照要求参加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在社区心理工作站,不定期开展免费的心理健康测评、问卷式调查、发放心理健康宣教折页等活动。为群众创造合适的情绪宣泄出口,宣泄不良情绪,舒缓紧张压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办好一个心理健康大讲堂
针对“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子女教育、婆媳关系、老年人心理调适”等百姓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将每月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大讲堂和心理沙龙,组织专家授课。面对面教授化解心理矛盾的方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除此之外还将针对政府机关领导干部、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员工不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加强在职干部和员工的心理自我调试能力,增强抗压能力及不良情绪的自我疏导能力。
招募一批心理志愿者
面对有需求的群众人数与提供服务人数相差甚远的现实、成立一支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卫生院联合城阳区卫计局在全区公开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并在下半年内完成志愿者的资质审核,根据志愿者的专长、和意向制定名录,确保面对失独老人、困难老人及残疾人心理问题时志愿者能够上门一对一、面对面提供咨询疏导服务。
开通线上线下心理咨询服务
在倡导身心健康的大环境下,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的评估及咨询指导,充分发挥医共体和幸福家基地平台,面向社会开通一条心理咨询热线,建立互动微信群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有问题的群众及时得到专业的疏导和解答,针对需要面访的群众也可以先通过线上简单了解问题并进行预约,从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一个幸福家基地模板
随着流亭街道卫生院与幸福家公益项目的深入合作,将助推整个辖区心理健康服务综合服务团队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引领作用,结合街道计生卫生工作特点,创建有特色、可复制、能落地、有效果、有口碑,广为街道居民认可的街道卫生院身心健康服务“流亭样本”。争取将现有的服务模式继续扩展不断延伸,打造“美丽青岛·健康流亭”的服务品牌。
服务理念:美丽心灵7+1行动
目标:打造心理健康服务的“流亭样本”
凝聚阳光灿烂的最美“健康流亭”
阐释:心理健康服务的终极目标是让人们的内心世界更加美丽、更加阳光、更加和谐,“美丽”是形容词,亦可作为动词,又同美丽青岛相呼应;“美丽心灵”既是行动又是成果。7+1,其中7为七个“1”的工作举措,1为流亭街道卫计工作团队。
卫生计生心理健康融合大讲堂。
新闻推荐
怀赤子之心,续鱼水深情 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副调研员姜永华在城市管理岗位上再谱新篇
[谁影响了西海岸]半岛记者丁霞通讯员马志丁王大伟24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姜永华独特的军人气质。1991年光荣入...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