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20周年。 20年来,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献血量从1998年的400万单位(800吨)提高到2017年的2478万单位(4956吨),献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 20年来,青岛市每年的采血人次由不到5万人次增加到现在每年的11万余人次,采血量由不到5万个单位增加到18万个单位,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采血量位居省内首位。青岛市无偿献血事业经过20年的发展,在我国无偿献血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青岛市的无偿献血事业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截至2017年底,全市市民无偿献血已累计超过180万人次,共有40000人次荣获国家颁发的无偿献血各类奖项,青岛市连续10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血液质量管理走在全国前列
1998年10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了《献血法》,确立了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青岛市1998年9月在全国率先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比《献血法》颁布实施提前了一个月。随着无偿献血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无偿献血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血液及血制品的质量事关千百万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容不得出半点差错。市中心血站历年来参加国际、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室间质控,合格率达100%,其中,组织配型实验室参加美国UCLA国际室间质控,核酸检测实验室参加澳大利亚国家参比实验室主办的国际室间质评,进一步提高了关键环节的质控水平。血站还建立起全市统一的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质量的全程监控、数据的统计分析、血液管理过程的追溯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了从 “血管到血管”(献血者血管到用血者血管)的全程血液信息跟踪和质量监控,其血液质量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至今未发现一例输血传播的传染病。
无偿献血创多项全国纪录
青岛市中心血站成立于1993年8月(前身是青岛市献血管理站1965年9月成立)。1996年5月30日,青岛市首辆流动采血车开上岛城街头,如今,市中心血站在全市共设有爱心献血屋10座、大型献血车9辆,应急采血车1辆,为全市930万人口、92家医疗机构提供医疗用血。市中心血站同时承担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输血医学研究以及青岛市输血质量控制中心、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组织配型实验室等工作。
1998年9月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2001年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公民自愿献血,同年10月,又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单采成分血100%来自公民无偿献血。在全市各部门、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广大市民热情参与,青岛市的无偿献血事业实现飞速发展,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截至2017年底,市民无偿献血已累计超过180万人次,共有40000人次荣获国家颁发的无偿献血各类奖项。
近年来,市中心血站不断探索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献血法》颁布实施20年来,青岛市每年的采血人次由不到5万人次增加到现在每年的11万余人次,采血量由不到5万个单位增加到18万个单位,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采血量位居省内首位。市民积极捐献造血干细胞,截至2017年底青岛市入库志愿者达3.4万人,成功捐献73例。市中心血站还建立了全国首个无偿献血96606客服平台,省内首家血液机构通过医学实验室15189认可,建设全省第一个无偿献血科普基地,并通过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考核,荣获2016年度中国输血协会质量管理奖,青岛市连续10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殊荣。“卫生系统万人流动血库”“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总队和熊猫血志愿者团队”荣获青岛市十大微尘公益之星称号、“熊猫血”应急献血志愿服务队 “感动青岛”十佳人物群体奖、“热血红嫂”韩珞荣获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十佳人物,“热血真情”服务品牌被评为青岛市服务名牌。因在29届(残)奥帆赛血液保障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市中心血站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红十字参与奥运特别贡献奖。
实施无偿献血网络化布局
近年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市中心血站把保证血液质量,保障血液安全,满足临床救治需求,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面促进献血服务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精准化招募、预约化采集、温馨化服务、科学化用血、智能化监管和精细化管理等重大举措,全力打造“热血真情”无偿献血服务平台,努力为实现“无偿献血,爱心奉献,献血救人,多方共建,健康青岛,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构建市、区(市)两级血液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全市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无偿献血工作,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血液管理机制;构建 “一横三纵”的血液应急保障机制,在构建市级血液应急保障预案体系的框架下,横向与烟台市、威海市、日照市和潍坊市构建城市间血液联动制度,建立起血液应急调剂方案以及纵向完善供血保障预案、血源保障预案和血液备灾保障预案。
市中心血站积极搭建“精准化招募、预约化采集、温馨化服务、智能化监控、科学化用血、精细化管理”的“六位一体”管理模式,打造“三个平台”建设。一是着力打造捐献热血、救助生命的“健康平台”;二是着力打造互助奉献、传递真情的“爱心平台”;三是着力打造弘扬正气、促进和谐的“文明平台”。全面推进“四项提升”,提升业务技能提升,规范采供血岗位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提升血液质量,加强采供血过程质量管理,保障血液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献血者和临床医疗机构的服务满意度;提升工作效率,简化行政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青岛市中心血站创新实施便民举措,2018年6月在全国率先实施 “先用血 后献血”的血费报销政策,8月份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血费线上报销服务,让市民可以实现“零跑腿”。
实施无偿献血服务网络化布局,进一步整合现有各区市采供血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紧密结合的网络化布局和管理模式。建立无偿献血信息招募分析平台,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广在线自助献血登记、网上预约献血、精准化招募、流动上门服务等工作。充分利用“96606”客服平台和 “无偿献血科普教育平台 (基地)”对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新闻推荐
走上特长之路,他们探索无止境 “2018青岛榜样学生”火热评选中,欢迎推荐您身边的榜样
半岛记者孙雅琴由青岛市教育局联合本报举办的“2018青岛榜样学生”评选活动目前仍在火热进行中,本次评选活动受到岛城...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