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正在体验驾驶乐趣。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来自青岛崂山。
中国最早的汽车。
中国最早的交通股票。
道路交通,古已有之。从以车、马、驿站为主的扬沙古道,发展到星罗棋布的现代道路,交通工具的变革,体现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印痕。9月初,国内首个“道路交通博物馆”落户馆陶路,几百件馆藏结合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揭示了许多在道路交通发展史上不为人知的秘密。
秘密一:中国最老汽车站建于青岛
德占青岛期间,于1905年建成台柳路,成为全国最早的汽车路之一。1910年5月11日,胶澳(青岛旧称)总督日令:运输商费·理查德商行运营去麦克伦堡和沙子口班车。均从中央饭店出发,驶往墨兰堡房,每周二、五、日上午7点出发,同天下午3点回程,车费每人2元,限军士和士兵。驶往沙子口,每周三早7点出发,同天下午3点半回程,车票每人3元。为方便居住在皇帝街(今馆陶路)北段的周边乘客,同年7月将发车地点延伸至德国海员高级公寓北侧。起初的汽车站只是在路边竖有牌子,因乘车人的聚集,商业随之兴起,便自然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汽车站雏形。
秘密二:民国时期有一年的驾考通过率为53.9%
在博物馆内藏有一张十分罕见的民国时期核发的驾照,驾照比现在的A4纸还要大,由教育局指定的驾照考试培训班核发。根据南京市工务局公布的《廿四年度考验汽车驾驶人及核发五省市统一驾驶执照统计表》显示,当年驾照考试通过率为53.9%。可见“持证上路”早就普及。
秘密三:千枚青岛老车票见证青岛公交发展历程
道路交通博物馆筹备前夕,收到一位没留下姓名的岛城藏友送来的礼物——千枚青岛老车票,被誉为“重量级”的藏品。这一张张小小的车票反映了青奥公共交通发展的历程,记载着每条线路的运营里程、运行时间以及票价等。从票价上可以看出来,现在的车票是三十多年前的10倍,但当时的月工资只有50元,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票价的变化也折射出青岛经济的变化和印刷制版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代表着时代的进步。
秘密四:人民纪念碑碑心石由青岛入京
1953年,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实地考察后,选定了青岛浮山花岗岩石料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山东省联运公司青岛分公司(交运集团(青岛)前身)及其下属单位承担运输任务。当年8月29日,起重工人运用枕木、千斤顶、吊钩、铁磨等原始作业工具,通过绞、磨、推、拖、吊、拉等方式,把大石料吊上运输车。当年的亲历者马承彬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一共600多立方的花岗石,有102吨,先运到青岛火车站,再运往北京。”据悉,这么重的整块石料要运输起来实属不易,每天运输车只能以500米的速度缓缓移动。9月27日才到达孟庄路车站,10月13日抵达北京前门西站。然后继续用上述方法把巨石安全运到天安门广场。
新闻推荐
两小学扩建,3000余名学生受惠 新区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未来学校”显雏形
半岛记者邱云通讯员周真近年来,新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提升、丰富地区...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