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一张股票认购证 书写上海财富奇迹

来源:金融投资报 2018-11-10 02:13   https://www.yybnet.net/

谢荣兴是老牌券商老总

上海股票认购证票样

应健中展示原始股票

1993年上海股票认购证认购申请表票样

那个时候上海人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个是购买股票认购证,一个是参与房改(旧公房出售)。花30元钱购买的认购证,大致可以获得购买面值1500元的股票(实际购买金额因存在溢价发行因素,通常是发行价的3倍以上),而这些股票在上市后,大都出现了超过500%,甚至更高的涨幅。

1992年版的股票认购证已经有了文物般的价值,当年在黑市炒作认购证的人,大都也已退出市场,但这一页历史仍然被大家所铭记。作为一次对原有规则的突破与创新,在股票认购证上所凝聚的各方智慧、魄力与勇气,是值得钦佩的,即便是到了现在,仍然有它的借鉴意义。

认购证30元1份,全年共摇号4次,第二次中签率最高,为2中1

应健中:投资者一度被高价认购证吓退

■应健中(市场资深人士《金融投资报》专栏作者)

股票认购证已成了被人遗忘的一个品种。如今,在我们分享高科技金融的年代,值得回味一下股票认购证的故事。在当初特定的历史年代中,股票认购证相对公平地将股票发了出去,同时也造就了上海股市中的第一代股票投资者。

1

认购证使用最先进印刷技术

1991年兴业房产股票发行差点弄出人命,深深触动着管理部门,后面还要发行许多股票,如果一个个折腾下去,那岂不大闹上海滩了吗?谁受得了啊?

当时主管上海证券市场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了保证安全地将股票发行出去,再考虑高效率、低成本,把安全放到了首位。于是,管理部门绞尽脑汁,想出了30元1份股票认购证的发行方案。

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是值得载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册的。股票认购证印制得极其精美,有点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封面烫金,封底印着“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字样,内有一式四联无需复写纸、可以直接复印的凭证,这个印刷技术当时是最先进的技术。在说明栏里,写明这30元1份的股票认购证,不是股票,而是可以买股票的凭证;并注明,1992年度全年的股票发行就靠这本股票认购证摇号,认购证发行所得的资金将全部捐给上海福利事业。

在那个年代,习惯于算小账的上海人,当时全被这高价的股票认购证吓退了。当年我认识些工商银行的员工,就跟他们聊,发觉最早失去信心的是银行的推销员。当时发行股票认购证,上海各大银行的储蓄所全动员起来成了代销点。银行工作人员除了柜台零售外,信贷员还到自己管辖的工矿企业去推销股票认购证。当时银行规定每推销 1份股票认购证,可以提成0.30元,于是银行员工极力推销,虽然使出浑身解数,但还是战绩不佳。大多数人的心理是,上门推销的不是好东西,多少有点骗钱的成分。也许正是这种冷落的销售局面,才导致了日后证明这世纪性发财机遇的来临是如此地神速。过了若干年以后,股市的冷与热才为大多数人所领悟。

2

李老师留下世纪性遗憾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我有一位在一家报社当记者的姓李的老朋友(这位朋友10年前患肝癌去世,所以在此就不说大名了),在股票认购证销售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经过反复测算,也经过反复思想斗争,终于鼓起勇气带着6000元钱迈进工商银行的储蓄所,准备买200份股票认购证。他刚站到认购专柜前,只听里面一位小姑娘对旁边一位男青年说:“又来了一个‘冲头’(上海方言,意思为傻瓜蛋)。”自尊心极强的李老师听后火冒三丈,拔腿就走。这一走,李老师留下了世纪性的遗憾,即与将近100万元的财富失之交臂。这一痛楚使李老师很长时间中刻骨铭心。

为了这个股票认购证能否购买、购买多少,怎样的购买策略、怎样的购买方案为最佳方案,当时上海的《新闻报》在中国第一家开设的“证券市场专栏”上还开展专题讨论,我当时在这个专栏上撰文,认为买100份联号的股票认购证为最佳组合方案,由于比较早提出这个观点,也奠定了我本人日后在股市上的知名度。在日后的很多年中,我经常碰到素不相识的投资者对我说,当年就是看了我的文章之后,才买了股票认购证,并通过股票认购证完成了个人的原始积累。

3

民间自发成立认购证研究小组

当年为了捕捉这个大机会,上海一批早期的股票市场参与者,还自发成立了研究小组,然后大家专业分工,分地区去观察股票认购证认购情况,每天晚上汇总,研究对策。到发行结束前一天,民间的统计结果为200万份左右;而且,当时认购证编码还没到200万这个数字,于是大家仍在最后一刻作出判断,买了绝对赚钱。

最后公布的结果与民间的统计几乎吻合,207万份。这207万份股票认购证的持有者,成了沪上第一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速度的致富者。

当时所有的交易全凭手工,包括用股票认购证认购股票时的缴款,单据全是一张张写出来的,这就为后来黑市交易提供了一种条件。

随着1992年股票全年发行的数量要增加几倍,全年分四批发行四十多种股票,认购证持有者的身价大增。据最后统计,买100份认购证花3000元,认购新股的滚动资金在2万元左右,上市一个抛掉一个做滚动认购,全年可赚50万元左右。在这批敢于“吃螃蟹”的人中,许多人成了上海证券市场中的第一批大户。

一直到第四批新股发行完毕,股票认购证的使用寿命到此结束,这悲欢离合的股票认购证,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然,股票认购证的黑市交易也寿终正寝,成了一种历史遗产。

4

懵懂老太太成了百万富翁

一不小心成了百万富翁,这也许是天方夜谭的故事,然而在1992年股票认购证的热潮中,这确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姓方的老太太,儿媳要上班,她托老太太将6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去办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到了银行,工作人员正在向客户宣传购买股票认购证的好处,劝老太太买认购证,说这比将钱存一年银行合算。当然,银行工作人员也是为了在发行最后一天能多推销一点,老太太将信将疑,就买了200张股票认购证。

儿媳回来后,老太太将银行工作人员对其说的话向儿媳重复一遍,不料儿媳却听不进这些话,勃然大怒,要老太太去银行退掉。

老太太第二天去银行时被告知,认购已经结束,不能退还。老太太横想竖想,为息事宁人,只得将自己未到期的存款取出,用6000元给媳妇办了一张一年期存单。

后来股票认购证成了社会的一大热点,老太太一下子变成了百万富婆。媳妇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为争夺这200份股票认购证的归属权,又一次与老太太吵得不可开交,以致最后走向法庭。

5

股票认购证是新股发行先驱

1992年的故事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人遗忘。尽管我们可以举出许多理由来证明当时的股票市场是如何的幼稚和不足,然而客观地讲,当时用股票认购证这种方法也许是最好的,管理者只能如此操作,相对公平地完成了股票发行。

如今,新股发行已充分利用证券交易所先进的电脑系统进行网上发行。这种方式到目前为止,是最先进、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股票发行方式。尽管这个方式仍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比起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发行却有天壤之别。然而1992年的这种原始的股票发行方式是如今先进的网上发行方式的先驱,没有这种开创性的工作,就不可能有今天高度发达的股票发行市场。

原申华电工董事长把我动员他买认购证发的财,视为一项重要的原始积累

谢荣兴:浙江老板替员工“包圆”认购证暴富

■谢荣兴(市场资深人士《金融投资报》专栏作者)

一位黄浦营业部范姓残疾人股票大户,通过买认购证在股市上赚了大钱后对我说,我是听了你的话,把所有的钱全押在认购证上了。原申华电工董事长瞿建国在他的传记中,把我动员他买认购证发的财,视为一项重要的原始积累。

上海于1992年初推出股票发行新办法,即推出股票认购证,可凭身份证先行购买,认购股票有效期为一年,自1992年1月19日起至1993年2月1日止。

在认购证发行期间,我简直成了专职演讲者,到处宣传购买认购证。记得我在“百乐门”开办认购证的专题讲座中大声疾呼:自古华山一条路,今年买股就买认购证。这天30元的门票黑市涨到50元,不过,因此受益的人也真不少。

股票市场上人们熟知的“多头大老李”,他说,如果不是我骂了他,他是不会买认购证的。因为我对他说,你不买认购证,你就等于退出股市了。他在销售的最后一天终于买了认购证,并成为他的第二次起步。

一位黄浦营业部的范姓残疾人股票大户,通过买认购证在股市上赚了大钱后对我说,我是听了你的话把上海股票全抛了,把深圳股票也全抛了,因为你说买认购证可以做“期货”,所以我把所有的钱全押在认购证上了。原申华电工董事长瞿建国在他的传记中,把我动员他买认购证发的财,视为一项重要的原始积累。

票贩与几千万财富擦肩而过

黄浦营业部的认购证购买量是全市之最。黄浦营业部排长队,临近的网点却无人要,好像黄浦营业部的风水特别好。说到这里,我想再讲些关于认购证的故事。

黄浦营业部认购证发行收款要比其他网点提前一个星期,而且是在个别网点提前发售被通报停止之后,黄浦营业部开始预售。但黄浦营业部采取的办法是:凭单位介绍信,本部门组织团体预购,付款方式不论。“组织单位团体认购”是当时政策鼓励的,而“介绍信”,说真的到处好开,就此一招比别人要多出三分之一的销售时间。

1993年2月1日下午3点,离截止时间还有2个小时,有一位预购了3300张认购证的人跑到经理室,问我预付款的收据在换认购证时能否不写名字。我说:“不行,这是人行的规定。”

“为何别人可以‘白板’(指不记名),我不可以?你如果不给我办,我就去告你。”“我不怕,那是在人行作出规定之前卖出的,现在已经明确规定不可以不写名字。”我说。

在吵得不可开交时,我找来好多客户当救兵,帮我说话,结果他终于停止了与我的争吵,然后提出:“我全部退掉,也不跟你吵了。”

“不”,我说:“虽然你跟我之间的矛盾没有了,但我劝你不要退,至少留一部分,自己认购肯定划算,现在已经5点,到截止报数的时候了,但我再多等你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对他的人生影响实在太大了,结果他还是一个字“退”。他说:“我不懂股票,也不会炒股票,我跟你说白了,我是专门贩卖‘票证’的(上海人俗称“打桩模子”),你写了名字,我就没有用了。”

其实,这只是一张总的缴款收据,并非认购证,届时可以根据缴款单另列出的名单将名字写在认购证上,真正团体认购的都是这样的。他没有听从我的劝说,他的草率决定,使他终于没有改变人生,几千万元的财富与他擦肩而过。

企业老板抓住机遇身家上亿

同样也是预购认购证,由于认购证印制一时赶不上销售的进度,致使有限的认购证先满足零星的散户,大户却无法即时换取认购证,这一措施反而使一位投资者抓住了机遇。

事情是这样的,有位姓陈的投资者,他是浙江一家集体企业的老板,不仅自己购买认购证,而且想给职工也买一点作为年底“分红”,因而预购了大量认购证。结果一方面认购证停售的第二天黑市就开始涨价,另一方面等到他可以换认购证时,职工都因过年而提前放假,他想了想还是自己一个人认购算了。现在他已成为浙江有数亿元身价的民营企业老板。

“百年一遇”的认购证,使多少人发生人生大转折啊!

桂浩明:上海认购证引来各地仿效

■申万宏源 桂浩明(《金融投资报》专栏作者)

认购证效应调动了上海人投资股票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认购证了解股票和股市,成为忠实的股民。如今,上海市民中持有沪深交易所账户的比例是全国最高的,这无疑也得益于当年认购证所带来的启蒙教育与财富效应。

说到股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所谓“见仁见智”也。但对于老上海人来说,讲到这个话题,往往都会提到认购证。其实,作为二十多年前国内发行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过这种先发行股票认购证,再根据抽签结果发行股票的操作,但在外地现在就很少有人会提到当年发行的认购证,这是怎么会事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在1992年的时候,老上海人通过买认购证,在不同程度上赚到了钱,有的还借此实现了“小康”,更有的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对于这样一段颇有“幸福感”的经历,尽管事隔多年,但大家还是记忆犹新,自然很容易被反复提及。而在外地,则基本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2月,最初只有来自上海和浙江的8个公司股票进行交易(史称老八股),由于股票数量少,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新股发行,因此当时它还是属于小众市场,关注的人也不多。到了1992年的春节前夕,为了加快股份制改造以及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上海通过银行渠道公开无限额发行了首批股票认购证,这一全新的事物,吸引了不少喜欢尝鲜的上海人,事后统计发行规模约为207万张。而此后又逢小平南巡,国家改革开放的步子大为加快,股票发行规模也随即增加,这样这批认购证的中签比例差不多达到75%左右。简单来说,就是花30元钱购买的认购证,大致可以获得购买面值1500元的股票(实际购买金额因为存在溢价发行因素,通常是发行价的3倍以上),而这些股票在上市后,大都出现了超过500%,甚至更高的涨幅。这样一来,即便是只买了一份认购证(有四次抽签机会),可能也有机会赚到几万元,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于是,那些认购证买得多的人,也就一下子发了大财。相应的,认购证黑市等,也就随之出现。当然,这一认购证效应,还调动了上海人投资股票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认购证开始了解股票和股票市场,成为了忠实的股民。如今,上海市民中持有沪深交易所账户的比例是全国最高的,这无疑也是得益于当年认购证所带来的启蒙教育与财富效应。

有人说,那个时候上海人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个是购买股票认购证,还有一个是参与房改(即旧公房出售),这倒是很符合事实的。上海没有像江浙及粤闽地区那样有很多人下海经商办企业,但富裕程度与之相比并不差,这的确是与当年发行认购证及率先进行房改有关的。

上海发行的认购证一炮而红,引来各地纷纷仿效,1992年夏季深圳发行认购证,全国各地资金涌入,导致严重的社会事件发生。1993年山东发行青岛啤酒股票的认购证,又一次吸引了各地资金涌入,结果每股股票的中签成本远高于股票发行价,等公司股票上市,很多人发生亏损。上海在1993年也发行了第二批认购证,但这次的认购者就没有上一次的好运了,因为中签率太低,再也不可能创造又一轮的财富奇迹。也因为这样,有关部门逐渐停止了以认购证形式发行新股的做法,新股发行开始尝试其它模式。对于很多地方的投资者来说,因为没有切身的通过认购证赚钱的经历,因此也就逐渐遗忘了它。对于老上海人而言,购买第一批认购证虽然有吃螃蟹的感觉,但毕竟是赚到了钱,因此也就念念不忘。

而今,1992年版的认购证已经有了文物般的价值,当年在黑市炒作认购证的人,大都也已经退出市场,但这一页历史仍然被大家所铭记。作为一次对原有规则的突破与创新,在认购证上所凝聚的各方智慧、魄力与勇气,是值得钦佩的,即便是到了现在,仍然有它的借鉴意义。

新闻推荐

IPO没停:证监会时隔一周核发2家批文 未披露融资金额

IPO批文在暂停一周之后恢复正常。11月9日晚间,证监会发布消息称,核准了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宇晶机器股份有...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张股票认购证 书写上海财富奇迹)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