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3月21日讯 2019年3月24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为:开展终结结核病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3月21日,市胸科医院传来好消息,时隔近半个世纪,又一种抗结核新药获准在青启用,55岁的多耐药结核病患者康先生经过严格审核,成为岛城首名受益人。 “康先生患肺结核多年,因为结核病多耐药问题,已经没有药物可以组成有效的治疗方案,抗结核新药获准在青启用给他带来了生的希望。 ”在“新药新希望”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启用仪式上,市胸科医院邓凯院长说,经核准符合条件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可以不受户籍地域限制,都可以在该院免费使用抗结核新药进行治疗。
近半个世纪以来首个新药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结核病是早已被消灭的疾病,似乎离人们的生活很遥远。但是,结核病并未消失。 2017年全球的结核病潜伏感染人群约为17亿,潜伏感染率为23%。中国的结核病死亡数为3.7万。“但大家也不需要谈‘核’色变,90%以上的肺结核都是可以治愈的。”邓凯介绍,与普通结核病相比,耐多药结核病诊断复杂、治疗困难,被称为“会传染的癌症”。因为缺乏新药和敏感药,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甚至会陷入无药可治的困境。我国是全球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众多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急需新的抗结核药物来挽救生命。但由于新药研发成本高,临床试验反馈时间长,在贝达喹啉诞生之前,临床上使用的最新抗结核药物还是上世纪70年代问世的利福平。
2012年12月,贝达喹啉在美国上市,是全球45年来诞生的首个新的抗结核药物。2016年12月,我国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将贝达喹啉片作为联合治疗的一部分,用于成人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发起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扩展项目(简称NDIP扩展项目)。青岛市胸科医院顺利通过NDIP扩展项目验收,成为全省第二家获得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使用资质的医院,全国仅四家非省级胸科医院获此殊荣。时隔近半个世纪,新的抗结核药物首次进入青岛,给山东地区,尤其是半岛地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带来福音。
符合条件患者免费用药
3月19日中午,医护人员将承载着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希望的“贝达喹啉”送到患者康先生的病床前,康先生成为半岛地区NDIP扩展项目的第一名受益者。康先生今年55岁,2008年3月查体时发现肺结核。他接受了一年的抗结核治疗,感觉没有明显不适后停药。 2010年、2013年,结核病两次复发,但他都没有特别重视,治疗3个月后病情好转,不再咳嗽了,他就自行停药。“2014年他的肺结核再次复发后,因为结核菌耐药问题,当时已经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了。”胸五科主任田红说,4年来,他们多次调整治疗方案,但终因对多种药物耐药,到后期,已经没有药物可以组成有效的治疗方案了。获得新药使用资格后,胸科医院为康先生制定了联合治疗方案。服药后,康先生说,因为担心将耐多药结核病这种 “会传染的癌症”传染给家人和朋友,他不得不“与世隔绝”,心理压力特别大。抗结核新药让他看到新生活的曙光。
市胸科医院副院长李同霞介绍,使用贝达喹啉有严格的准入要求。“申请人必须患有耐多药结核病,年龄在18岁以上,没有明确的心律失常,而且要有很好的依从性,此外还要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其他一些要求。 ”李同霞强调,只要符合条件的患者都可以在市胸科医院申请,对户籍、地域没有限制,入选NDIP扩展项目的患者将免费使用贝达喹啉。
现状
结核病治愈率超过90%
青岛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结核病发病率相对全国和山东省的水平都较低,死亡率更低。近几年来,青岛市结核病疫情发展较为平稳,全市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量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8年全市共发现治疗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00余例,治愈率达到90%以上。全市结核病疫情出现两个新趋势,一方面学校结核病明显增加;另一方面耐多药结核病发现率不断提高。
行动
了解结核病 行动起来
为进一步扩大结核病防治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效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在全市范围内掀起结核病防治知识网络答题抽奖活动、“抖音”视频评选颁奖活动,参与详情请关注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3月23日上午9点,市胸科医院志愿者将到李村文化公园广场,参加大型义诊活动。3月24日全天,市胸科医院胸科门诊免收挂号费,医院专家将为患者义诊,为患者解答疑问。
(记者 黄飞 通讯员 赵洁)
新闻推荐
早报3月21日讯3月29日,2019年中国足协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南二区的比赛将在城阳区体育馆拉开帷幕,曾获得2018年全国五人...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