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带球过人、健步如飞的冲刺、力道十足的射门……3月19日上午,79岁的贾伟民和他的队友们在青岛天泰体育场的训练场地上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春日的阳光下,他们肆意挥洒着汗水,铿锵有力地呐喊。足球,作为一项对抗性比较强的竞技体育项目深受年轻人喜爱,而眼前这支平均年龄66岁的青岛元老足球队却成为青岛绿茵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从少年踢进晚年
从青岛踢向世界
“足球在青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大企业里都有多支足球队,那时足球是大家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项目,经常会举办足球比赛。 ”贾伟民说,他自幼喜欢踢足球,对足球有着很深的感情,只要有时间就会和朋友们踢一会儿,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我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踢踢足球,锻炼锻炼身体,虽然很累,但是累并快乐着。 ”贾伟民说,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现在每周二和周四踢两次球,每次他都要坐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训练场地,虽然路途较远,但他依然乐此不疲。
谈起组建元老足球队时的情景,贾伟民说:“1990年我在青岛铸造机械厂工作,当年我们厂里的足球队夺得了在洛阳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企业足球赛的冠军,我也是其中一员,杨昌等几位老教练肯定了我的能力,希望我能组织起一支专业的中老年足球队伍,积极参加全国各项赛事,由于当时厂里效益不好,我就辞职成立了青岛元老足球队。”贾伟民介绍,元老队成立之初,队员们几乎都是从专业足球队退下来的,我国著名足球运动员郝海东的父亲郝文生就在队里。“成立后我们积极训练,对外联系,也经常到外地打比赛,还去过德国等欧洲国家进行交流比赛,在全国同年龄段的比赛中经常夺得冠军。 ”自成立以来,贾伟民一直担任元老足球队的队长,去年,他把队长交给了67岁的队员张传敏,自己则更多扮演“教练”的角色。
薪火传承组新队
爱好延续友情深
“现在我们青岛元老足球队一共有30多名队员,队员年龄跨度比较大,从50多岁到70多岁都有,一般有正式比赛就是50多岁的队员们参加,70岁以上的老队员们就以休闲娱乐训练为主。 ”贾伟民说,本着薪火传承的目的,如今从青岛元老足球队走出来了一支青岛校友联盟足球队,这只队伍集中了元老队里50多岁的队员们。 “平时对外的比赛任务就放到了他们身上,其实我们还是一家人。 ”
“我们几乎当年都是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校友,有青岛十九中、三十四中等等,大家在一起踢球都三四十年了,虽然从学校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但是足球让我们重新聚到一起,爱好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友情也历久弥新。 ”青岛校友足球队副队长赵镇兴告诉记者,在前不久举办的青岛市中老年足球联赛中,校友联盟队在19支参赛队伍中勇夺50岁以上年龄组别的冠军。“对于我们来说,荣誉是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最好回报,但作为50多岁的人能享受到踢球时的欢乐,才是我们最想得到的东西。 ”
健康为主快乐第一
老人踢出好身体
虽然不是周末,但记者发现在天泰体育场外的几块训练场地上依然熙熙攘攘,每一块场地上都有球员在进行着训练和比赛。“在青岛足球有很好的发展土壤,走出了郝海东、宿茂臻、曲波等许多国家队的队员,我们年轻时也有自己的足球梦想,现在我们年龄大了,但是人老心不老,我们现在踢的是快乐足球,主要以健康为主,快乐第一,重在参与。 ”青岛元老足球队队员 73岁的许太和说,踢球给他带来了健康的身体,也让他认识了许多好友。
贾伟民说,中老年人踢足球一定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尽量减少激烈的对抗,不做铲球、冲撞等危险动作。在记者采访中老人们纷纷表示,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更让他们找回了昔日的快乐,大家凑在一起欢声笑语,切磋球技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记者 蒋南
新闻推荐
□记者王桂利报道本报青岛讯3月22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及三家重点企业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