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3月25日讯 当前,国际上毒品问题日益复杂化,涉及毒品的种类明显增多,毒品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 “毒品现场定性定量分析仪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该项目将作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市工研院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
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原主任、博士生导师、首席研究员关亚风为研发带头人的 “毒品现场定性定量分析仪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毒品现场定性定量分析仪是双通道全电子流量控制的气相色谱仪,为移动/实验室两用设备,不仅可用于现场定性定量分析15类毒品,同时能够对植物样品(大麻、罂粟等)、液体样品(饮料、尿液等)中所含毒品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快速鉴定。该仪器所用技术和方法为联合国缉毒署规定的金标方法,具有耐受振动、室外环境温度,以及抗电磁干扰能力。项目目前已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并在公安部相关权威实验室进行了示范应用,其中90%的关键部件实现了国产化,不受国外技术封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毒品走私和犯罪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问题,禁毒是目前最有效,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执法部门对于毒品现场快速识别技术和设备的需求非常迫切。该仪器的研发可以为一线禁毒战士提供一种移动、可靠的毒品快速查缉、鉴定的方法,大大提高毒品查缉效率,同时配有自动进样器,可作为实验室仪器使用。项目落户于市工研院,将得到一站式、定制化的孵化服务,并通过工研院集聚化的科技资源,不断在技术研发方面向更加精密化方向拓展。 (记者 徐栋)
新闻推荐
34条线路2000余名驾驶员中选出15名优秀代表 公交司机秀绝技,盲停也能“正中靶心”
终点站停车铅坠正中靶心活动。文/图半岛记者马正拓通讯员王美玉报道本报3月25日讯3月25日上午,在深圳路第三分...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