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任大爷近来对康复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对未来生活也充满希望,他说这一切都得益于青岛言林居家照护服务公司的居家护理。
专业照护让老人重拾信心
任大爷因为曾经的脑梗塞,现在右侧肢体仍然活动不便,并患有高血压等多种老年病。老人自己站不起来,平时全靠老伴和保姆一起照顾,虽然在生活上家人能够给予帮助,但是急需专业医疗护理人员的康复训练,言林居家照护服务公司的居家护士栗禹佳承担了任爷爷的医疗照护工作。
一进门,任大爷就满脸笑容迎接栗禹佳。“任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 ”看到任大爷精神非常好,栗禹佳也很高兴,走上前拉着老人的手攀谈几句,随后熟练地测量血压,为老人做起了康复训练前的按摩。据了解,每次康复训练前要先给患者进行按摩,缓解肌肉黏连导致的疼痛。接下来,栗禹佳引导老人完成了双侧肢体协调训练、运动协调训练、提高运动速度训练、精细运动协调能力训练、步行训练等等,老人都认真配合完成。
“第一次见到任大爷的时候,他心情特别不好,精神颓废,我能明显感觉到老人非常沮丧。”栗禹佳说,老人年轻的时候也是要强的人,现在站都站不起来了,觉得自己在拖累家人,常说自己好不了了,做康复训练时也非常消极,经常老泪纵横,觉得自己没用。
栗禹佳不断安慰老人,给老人鼓劲打气,让老人配合训练,经过1个多月的康复训练,老人能自己站起来了,当时他特别激动,觉得自己生活又有了希望。老人慢慢有了自信,开始主动配合康复训练。一段时间后,老人在保姆搀扶下已经可以挪步了,到现在老人可以不用人搀扶,拄着拐在家中行走。
居家护理让儿女心里更踏实
从任大爷家出来,栗禹佳又赶到了重庆南路的郑大爷家,也是栗禹佳负责照护的老人,郑大爷今年81岁,2012年诊断肺癌,通过手术治疗病情得到控制,2016年12月患了脑梗塞和帕金森,再加上20多年的高血压,郑大爷深受病痛折磨,生活不能自理。郑大爷和老伴两人一起生活,老伴的身体也不太好,4个孩子都在本市,经常回来看望老人,帮助照料。随着病情的加重,老人现在已经很少下楼外出,除了老伴已经不认识任何人,平日老人的衣食起居老伴照顾多些,子女也时常回来帮着照顾,但是家人精力有限,也缺乏专业的陪护技能,希望得到专业照护机构的帮助。自从栗禹佳来了之后,老人得到了专业的照护,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也减轻了家人的负担。
郑大爷的子女们以前最担心老父亲突然发病,母亲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等着他们赶回来再送老父亲去医院。严重的时候,每隔一两个月,他们都要紧急送老人去医院一次。自从申请居家照护后,家属心里也踏实了,有问题找护士、医生,对老人的头疼脑热进行初步排查,根据需要选择去医院或是让医生护士来家里治疗,“今年夏天老人突然头晕,我们马上通知言林居家,居家照护医生仔细询问症状后,携带药品上门为老人诊断治疗。原来,是因为天气炎热,老人血压升高,医生准确诊断后用药,护士还将饮食护理方面的注意点告诉我们,有他们在,感觉心里还是挺踏实的。 ”郑大爷的儿子说。
签约荷兰引进国际先进模式
居家上门的服务形式越来越受到老年人和家属的欢迎。据青岛万林健康产业集团总经理李相东介绍,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受到“老不离家”观点的影响,不少中国家庭在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如何把养老服务延伸到老年人的家中,满足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我国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这部分人多数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其养老不仅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问题,更有医疗和护理问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具有一定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2017年4月18日,青岛万林健康产业集团旗下公司青岛言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与荷兰居家养老服务公司战略合作正式签约,同年5月16日,言林青岛居家护理基地也正式揭牌,它标志着青岛市引进的国际先进的智能化居家养老照护模式,正在开始通过本土化融合发展,将一定成为具有青岛特色的居家养老新模式。
青岛“言林健康”与荷兰居家公司的战略合作签约,把国际上最先进的居家照护模式引入青岛。李相东说,荷兰主要开展居家康复护理服务,他们设计了针对中国国情的“三合一”社区关爱中心模式,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服务方式,与社区全科医生相结合,从居家老人的需求出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高质量的社区照护服务。目前,经过近两年来的发展,我们在青岛市区内的居家养老服务有序开展,我们的服务也获得了已签约服务对象们极大的认可。
新闻推荐
信报讯3月23日晚8时许,黄岛公安分局珠海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求助,在西海岸汽车站附近有一名男孩疑似走失,民警赶到现场了解情...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