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生离校前拉起加油横幅,共同为高考加油鼓劲儿。文/半岛记者孙雅琴图/半岛记者孟达
6月7日、8日,本市3.8万名考生即将走进32个考点迎战今年高考。对于五所新建高中的高三考生来说,高考期间,他们将远离自己的老师、校园回到市区的考点里考试。6月5日,记者走进青岛九中,探访他们高考前的状态。在最后一课上,老师们抓紧最后的时间,反复叮嘱考生们要注意细节,别马虎大意;更给同学们送上了寄托美好寓意的定制可乐、备考锦囊、红腕带、护身符等,用一场特别的送考仪式为学生们加油鼓劲。
“锦囊妙计”,关键时刻再用
“同学们,进入考场时你们会经历两次安检,大家一定要配合监考老师的检查,不要心浮气躁”“高考期间大家都少喝点水,最好不要在考试时中途去卫生间,以免影响了状态”……6月5日是青岛九中高三学子在校的最后一天,从一大早开始,九科老师就轮流到各班级为同学们上最后一课。与其说上课,不如说是叮嘱与鼓励。各科老师不厌其烦,细之又细地给同学们提醒各种应考细节。
在高三(4)班的教室里,记者看到班主任杨娜正在分发锦囊,每个锦囊上面都写着不同学生的姓名。“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一样,学习情况不一样,面对考试的紧张程度也不一样。这是我特意为同学们准备的备考锦囊,我告诉孩子们要是感觉到紧张就拿出来看一看,里面的锦囊妙计可以帮助他们减压。”杨娜还叮嘱同学们不要急于打开锦囊,锦囊要在关键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锦囊里面的内容,我打算上考场之前再打开看看。”不少同学表示身边带着老师的锦囊感觉特别安心。杨娜偷偷告诉记者,其实锦囊里的建议很简单,都是些比如“做做深呼吸”“抬头看看天”“用手摸摸脸”等小建议,准备这样的礼物是希望同学们能时刻感觉到老师在身边,考试不紧张。
定制可乐,刻名送祝福
“吴涤非,无所畏惧做自己!我亲爱的小班长”“刘雅铭,怎么会有像你这样乖巧的菇凉呢!”“李权玺,努力和成长永远都不晚,加油!”“苏皓,认真踏实的男孩,保持你的优点”……在九中高三(7)班的最后一课上,每名学生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定制可乐,每一罐红色可乐瓶上印制的祝福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班主任马晓博老师花了整整两个晚上,结合同学们的性格特点写出来的。而每个可乐瓶上的祝福后面还都印有一句相同的话:7班熊孩子高考冲鸭!马姐爱你!当马晓博把摆满可乐的小车推进班级时,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
“跟孩子们相处了整整三年时间,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很了解。可乐上的话有的是评价,有的是祝福,希望我的期盼和祝福能够给予他们力量,每个人都能正常发挥,考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马晓博说。收到可乐的刘雅铭被班主任的用心深深感动,忍不住当场掉下眼泪,“我们平时都称马老师叫马姐,她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对我们非常照顾,平时也经常会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非常感激她。”三年的时光稍纵即逝,看着即将离开校园的学生们,马晓博也在最后一课上多次哽咽,忍不住感动落泪。
除了定制款可乐,九中高三学生还收到了巧克力、备考锦囊及寓意奋发向上的竹尺等礼物。6月7日,学生们就要奔赴人生的一场大考了。考前的送别,既是老师对学生的鼓舞,也蕴含了对孩子们的殷切期盼。
深情拥抱,带上嘱托启程
中午,高三学生们一同来到食堂,吃完在学校里的最后一顿午餐,收拾好行李,即将乘坐不同线路的校车回家。没想到,在学校礼贤广场上迎接他们的是学校的校长、书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等。校长马志平手举大话筒向学生们喊话,祝愿大家都能够金榜题名;老师们还一起为高三同学系上象征胜利的红腕带并与同学们深情拥抱。
同时,学校还精心为同学们设计准备了7个护身符——“难题都会”“答题全对”“超常发挥”“复习到位”“沉着冷静”“考试顺利”“金榜题名”等7张卡片代表着九中对每一名学子的祝福和嘱托。当学生们背上行囊陆续走出校门的时候,老师们也排成长队站在校门两侧跟学生们击掌、拥抱,继续为他们加油打气。即将离开学习生活了三年的校园,学生、老师也难免伤感,不少人相拥而泣。
校长马志平也亲自跟学生互动,为学生们系上红腕带。“学校希望借用这种有仪式感的方式让老师都来给孩子们加加油,让学生们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孤军作战,其实身边还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和陪伴。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坚定高考必胜的信心,考出好成绩,考入理想大学。”马志平说。看到学生们陆续踏上返程的校车,马志平和学校老师们继续在路边挥手送行,直到一辆辆校车远去。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邱云通讯员刘晓燕端午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我国民间,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系长命五彩线...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