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台静农与鲁迅书信往来11年,曾谈起过鲁迅旧事 鲁迅拒绝诺贝尔的真相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06-25 03:07   https://www.yybnet.net/

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年(1936年)逝世的。山大举行了全校性的追悼大会,大家知道鲁迅先生给静农师的书信不少,与众不同的是其中极少泛泛之语。在当时环境下,静农师还是在追悼会上作了虽然简短却异常郑重的发言,表达了他对鲁迅先生逝世的无限沉痛之情”,徐中玉记得,台静农和鲁迅先生感情深厚,所以,当时的悲痛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台静农和鲁迅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呢?

初见受赏识

书写乡间死生获赞许

1925年4月27日,初春的一个夜晚,在北京阜成门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24岁的台静农在张目寒(1900年~1980年,张大千义弟,著名作家)的邀请下,首次见到了慕名已久的鲁迅。从此,两人开启了长达11年的通信往来,台静农频繁造访,两人书信来往不绝,深厚情谊亦师亦友。

新文学运动兴起时,鲁迅先生领导一批文学青年成立了“未名社”,成员有台静农和韦素园、韦丛芜等人。鲁迅说:“未名社的同仁,实在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地、点点滴滴地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

在鲁迅的眼里,台静农“为人极好”,且颇有才气。

鲁迅对台静农的小说创作颇为推重,在他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收入了他的《天二哥》《红灯》《新坟》《蚯蚓们》四篇小说,是这部集子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两位作家之一,另一位是鲁迅,也只选了四篇。鲁迅还在序言中给予台静农切中肯絮的评价:“要在他的作品里吸取‘伟大的欢欣’,诚然是不容易的,但他却贡献了文艺,而且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

在台静农看来,鲁迅的一生“是一首史诗”。

1938年,“在重庆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的一个报告”上,台静农总结了《鲁迅先生的一生》,“从他的诞生,直到他死去前的一分钟,他是和这样历史的命运作毫不容情的搏斗,他要将这历史的命运抛弃在深渊里去。”

《鲁迅日记》中记载着两人的互访,台静农拜访鲁迅39次,鲁迅回访9次。1925年8月23日到1936年10月15日,台静农致鲁迅信件有74封,鲁迅复信69封,直到鲁迅先生病逝前几天,他还在给台静农写信,而台静农刚刚收到那封信,就得到了鲁迅先生离世的消息。

好友诉衷肠

恐惧、压力,拒绝诺贝尔

翻阅《台静农来往书信》,鲁迅给台静农信件的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他们评论时事,介绍书籍文章,交换心得。1928年2月24日的一封信中,鲁迅与台静农探讨他小说新作的名字,“你的小说,已看过,于昨日寄出了。都可以用的。但‘蟪蛄’之名,我以为不好。我也想不出好名字”。不过,在这封信中,鲁迅提到了自己此时在上海的处境,“我在上海,大抵译书,间或作文;毫不教书,我很想脱离教书生活。心也静不下,上海的情形,比北京复杂得多,攻击法也不同,须一一对付,真是糟极了。日前有友人对我说,西湖曼殊坟上题着一首七绝,下署我名,诗颇不通。今天得一封信(似是女人),说和我在‘孤山别后,不觉多日了’,但我自从搬家入京后,至今未曾到过杭州。这些事情,常常有,一不小心,也可以遇到危险的”。

后来,鲁迅搬家到了上海,危机依然存在,鲁迅给台静农提到了一个细节,在1932年8月5日,在给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的信件中,表达了对素园去世的哀痛,他提到:“他原有几封信在我这里,很有发表的价值的,但去年春初我离开寓所时,防信为别人所得,使朋友麻烦,所以将一切朋友的信全都烧掉了,至今还是随得随毁,什么也没有存着。”可见鲁迅深知,作为一个斗士,随时都会遇到危险不能连累他人。

如此社会压力来自外界,而他家庭也面临着种种难题:“负担亲族生活,实为大苦,我一生亦大半困于此事,以至头白,前年又生一孩子,责任更无了期矣”。

关于鲁迅与周作人的事情,台静农讲给过舒芜听,舒芜在《忆台静农先生》一文中如此写道:

“他详细告诉我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决裂的起因,他说:周作人在北京西山养病时,鲁迅忙于从各方面筹措医药费,有一次正式急需钱用的时候,鲁迅替周作人卖一部书稿,稿费收到了,鲁迅很高兴,想着羽太信子也正着急,连夜到后院去通知羽太信子,不料后来羽太信子对周作人说鲁迅连夜进来,意图非礼,周作人居然信了。他说,周作人文章那么明智,实际世事上就是昏得很。他说:抗战初,北京危急的时候,有人劝周作人赶快逃出北京到上海去,周作人说:‘我去上海做什么?那里是人家的地盘。’所谓\‘人家’,大概指左翼作家,也可能兼指鲁迅,尽管那时鲁迅已经逝世了。”

台静农对鲁迅非常敬仰,喜欢他的作品和为人。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经为鲁迅拒绝候选诺贝尔文学奖而感到惋惜。

事情的经过,台静农也讲给了舒芜,1927年,“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当时在中国作考古研究,很佩服鲁迅,想给鲁迅提名诺贝尔奖金。斯文·赫定与刘半农熟识,就请刘半农找鲁迅征求意见。那天,建功订婚,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请客,刘半农把我拉到一旁告诉这件事,要我写信给鲁迅。不料鲁迅回信拒绝了。当时我们几个年轻朋友还有点失望,觉得鲁迅如果拿到奖金,拿回来办文学文化事业也好”。

对于这件事,鲁迅在1927年9月25日写给台静农的信件中做了回应:

“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最后一封信

问候与噩耗同时抵达

台静农1936年来到青岛后,得知鲁迅先生当时身体不好,他觉得青岛的气候宜人、风景秀美,适合养病,本打算请先生来青避暑养病。1936年10月,鲁迅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还是在10月15日夜晚,给台静农写了一封信:“伯简兄:九月三十日信早到,或惫或忙,遂稽答复。夏间本拟避暑,而病不脱体,未能离开医生,遂亦不能离开上海,荏苒已至晚秋,倘一止药,仍忽发热,盖胃强则肺病已愈……槁卧数月,而以前以畏祸隐去之小丑,竟乘风潮,相率出现,乘我危难,大肆攻击,于是倚枕,稍稍报以数鞭,此辈虽猥劣,然实于人心有害,兄殆未见上海文风,近数年来,竟不复尚有人气也。”

谁知这封信写出四天后,也就是台静农刚刚收到信件时,1936年10月19日,鲁迅突然病情发作,猝然离世。一边是恩师寄来的亲笔信,一边是报纸上刊登的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台静农悲痛万分,泪如雨下,随后他于1936年10月20日写信给许广平:

“周师母鉴:

顷见报载中央社电。

豫师去世,惊骇万状,然关于师之起居,一向多谣言,颇以为疑。但记载甚详,似果真不讳,山颓木坏,世界失此导师,不仅师门之恸之也。尚望节哀,勉襄大事,抚慰婴弟,是为至幸。生不克来沪唁吊,决于寒假中前来一视。”鲁迅去世时,台静农刚赴山东大学任教不久,故未能前往上海吊唁,他给许广平邮去了100大洋作为奠仪费用。

鲁迅逝世两年后,台静农又为恩师作了报告。然而,到了中国台湾后,台静农不再提鲁迅。除了教书之外,写作也很少,李敖还对此大肆批评,其实,当时时局变迁,带给台静农的是噤若寒蝉,他已经被身边友人的遭遇震撼到了,所以他“是一个有着那么多心事的人”,所以他觉得“人生实难”。

新闻推荐

青岛有线与青岛铁塔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建设、智慧城市、5G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战略合作签约现场双方对5G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展开磋商文/半岛记者陈源图/宋泽华6月20日下午,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台静农与鲁迅书信往来11年,曾谈起过鲁迅旧事 鲁迅拒绝诺贝尔的真相)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