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国
2006年7月上旬,获悉十号大院将要拆除的消息,青岛摄影家任锡海决定重新编辑凝聚了自己几十年生活经历和情感的摄影集《十号大院》。对于我而言,这些照片既熟悉又亲切,但也仅此而已。但我知道,对于摄影师本人,十号大院的拆除将是一种大树被连根拔起的痛楚,因为这座大院的百年历史就是任家上下三代人的家族史。阅读他人的作品实际上就是分享他人的经验和感觉,这使我不能不对任锡海这些照片的意义和他的拍摄方式细加审视。
曾有论者把这些照片说成是纪实的、记录的,此话不无道理。如果实在不能回避定义的话,我倒更倾向于将其划分到现有的摄影概念之外去,比如说这些照片是人类学意义的摄影——当然不是现在流行的在概念里翻跟头的那种人类学,而是上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到英国跟着马林诺夫斯基学习时的那种很通俗、很清晰的人类学。那种人类学的特点,只要读读费孝通1939年完成的《江村经济》就能明白,而且重要的不是学者明白,是只要认字的人就能读明白。 《江村经济》说的就是太湖边上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的房子大小、鱼塘位置、耕作的季节、人干什么活、每年能挣多少钱、下雨对蚕桑的影响等等,说的就是水乡泥腿子们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这本书的重要性固然在于它是中国社会人类学的开山之作,但同样重要的还在于费孝通留学回来仍然保持的叙述的浅显、质朴和明晰,那是一种写百姓又让百姓能读懂的明晰,像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一样透明。这种明晰让草根们也能享受到在接受了费氏的调查之后,应该享有的对费氏作品的知情权和阅读的快感。
任锡海的《十号大院》实际上就是这种意义上的人类学摄影——每一张照片都是明晰的,都是他十号大院里的兄弟姐妹一看就懂、一看就乐、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的房子、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某个瞬间的状态。孩子上学老人做寿,夏天里男人光着脊梁来两斤散装啤酒,女人站在门口做做美容……那些照片中的人和这些影像之间没有距离,他们过的是一种此时此刻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像十号大院是一座老房子一样,是传统的、还没有完全摆脱农民生活习惯的、左邻右舍彼此了解对方的三亲六戚,随时可以串门的中国市民的日子,这里没有什么现代后现代好说。在影像上,任锡海也确实没有玩弄任何现代后现代的噱头——他知道那些玩意适合的场所是博物馆和展览馆,并不是十号大院。
说这些照片是人类学意义的摄影,还在于另外一种意义,那就是摄影师本人不是记录了十号大院居民一天、一个月、一年的生活。他的这些照片传递出了这样一种信息:这里的居民五十年来或者在更长的时间里,一直是这样生活的,就像《江村经济》揭示了中国江南乡村的居民自明朝以来就一直没有中断过的生活方式一样。仅仅记录一天的生活不具有人类学的意义,但如果记录的是一个特定空间内的群体共有的一种延伸了数十年、涵括了几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影像,除了冠以人类学意义的摄影,我们对它还有更恰当的描述吗?
当然,就像一提起人类学有人首先就想起塔斯马尼亚的土著人一样,说这些照片具有人类学意义,也容易让人认为这些照片很土——虽然这些照片看上去的确很土,几乎和流行视觉元素毫不搭界,但摄影的本质决定了长期厚重的生活积累和亲身体验远比任何摄影技巧都更加重要。说白了,就像当年玛丽·埃伦·马克拍摄孟买那条福克兰路一样,和那些妓女们在一起生活24小时,进入室内拍摄的任何一张照片,都比一名玩弄技巧的游客逛街时按下快门更有分量。
任锡海和邻居们朝夕相处的几十年,使他轻而易举地克服了摄影师和拍摄对象之间“沟通”的障碍——正是这些障碍,使得绝大部分从事记录工作的摄影师的照片难以抵达生活的深处,摄影师好像飘在现场之外。看看拉蒂格拍摄的自己的亲友家人那些优雅闲适的照片吧,看看南·戈尔丁拍摄的和自己一起沉溺于堕落生活的那些照片吧,镜头中的两个群体是如此不同,但照片却有一个共同点——那些照片中的一张和其他的照片在一起,那位摄影师和照片中的人物在一起,就像天空中飞着的一只天鹅和一群天鹅在一起一样和谐,或者说像河中的一只鸭子和一群鸭子待在一起一样自在。这样的和谐自在,也赋予了 《十号大院》一种发自生活的从容和优美。
就像拉蒂格和南·戈尔丁的照片告诉了人们战后法国上流社会和当代美国某个亚文化群体是这样生活的一样,任锡海的照片也告诉了我们十号大院里的人们是这样生活的。他们已经这样生活了五十年,也许比五十年更久。但现在,这样的生活就要中止了,拆迁之后,他们的下一代将不会重新拾起这样的生活方式,未来的邻里之间将不会再有这样的人际关系。也许,对于十号大院和它所承载的那个家庭式的群体和人们相近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难以面对的悲情时刻,这些来自十号大院的照片将不仅带给他们回忆,也会带给他们温情。
当推土机轰隆隆地开进十号大院的时候,我想任锡海一定在场。与老房子的倒塌声一起响起的快门声,像是一位摄影师在温柔的絮语中抵抗。
(作者简介:王保国,《中国摄影》编辑部第一编辑室主任。 )
新闻推荐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程华 消化道“排雷手” 将早癌扼杀在初期状态
半岛记者王爱科程华,主任医师,硕士学位,八医内镜诊疗中心主任,兼任青岛市医学会内镜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消...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