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大夫,今天您不是休息吗,咋又过来了?”“习惯了,一天不来病房看看,心里总是不踏实。”有人说,21天可以形成一个习惯,而对于城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庄绪娟来说,一个习惯却坚持了21年。“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患者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你,让你去治疗,这是多大的信任,我不能辜负他们。”21年来,庄绪娟无时无刻不这样提醒自己。21年来,她与时间赛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手机成了24小时医患热线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每次去诊所,就喜欢那股消毒水的味道,觉得医生能把病治好,非常神奇。那时候我就暗自决定,长大了也要当医生。”直到报考大学,庄绪娟所有的专业都选的学医,最终如愿以偿。
一个小小的叩诊锤,留存着庄绪娟多年来从医的印记。神经内科的患者比较特殊,多为老年人,一旦发病,6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语言、肢体功能、大小便障碍等,患者和家属的情绪也常常不稳定。“这就需要换位思考,多去理解、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从1998年至今,20余年的坚守与奉献,庄绪娟换来了患者的康复,也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感谢。
“庄大夫,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你们的热情让我感动!”几天前,庄绪娟收到了一条感谢短信。“这名患者是黑龙江人,在城阳务工时因脑炎合并静脉窦血栓住院,经过我们的治疗康复出院。没想到他还记着,看到他发给我的短信我觉得很温暖。”庄绪娟说,为了方便患者咨询问题,她总是会把手机号告诉患者或者家属。“有的患者家在外地,有时候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大老远折腾一趟了。”庄绪娟说。
随时待命赶赴医院抢救患者
豁达、开朗、幽默、自信,是庄绪娟留给人的最大印象。但抢救患者时,庄绪娟却神情严肃,全力以赴。“对于脑卒中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的承受能力较差,在缺血数小时后,就会发生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坏死的脑组织多数不能修复,早期应进行溶栓治疗,溶栓越晚,对生命的危及就更大。所以要在发病后4.5小时内对患者给予溶栓治疗,使闭塞的血管恢复供血,从而改善脑缺血症状,也就能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残疾及挽救一个家庭。”
庄绪娟每次遇到疑难急诊患者,不管多晚,只要一个电话,她会立即赶到医院。多年来,庄绪娟休息的日子屈指可数,她总是笑着说习惯了。“使命感在职业生涯中尤为重要。”除了治病救人,庄绪娟还担任着带教工作,指导学生病例书写、查房、技能培训等。“我常跟年轻人说,工作态度很重要,将来不管在哪个单位,先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先给自己创造机会,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庄绪娟也连续多年被评为泰山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
田璐刘娟娟李春燕
专家风采
庄绪娟现任城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内科教研室教学秘书,泰山医学院兼职教授。任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基础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神经急救专业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第一届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委员,青岛市抗癫痫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医疗和教学工作,对各种头痛、头晕、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及康复治疗、脑出血、癫痫、颅内感染、帕金森病、酒精戒断、一氧化碳中毒、睡眠障碍、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等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指导脑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管理及缺血性卒中的一级及二级预防。连续多年被评为院级先进工作者,优秀质控医师,医疗质量管理先进个人;曾被评为青岛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青岛市医疗保险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卫生支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8日讯28日,青岛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启用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首批11家创业基地被授予“青岛市退役军...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