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作为我国目前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汇聚全球海洋优势力量,力争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过去一年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成果丰硕,印证了青岛市发起“海洋攻势”所做的努力,也在三个“关键词”中体现了青岛海洋科研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共享
平台思维破题海洋科研重难点
近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召开了“深海沉积物重力柱样品共享发布会”,将国际上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水深8300米处获取的沉积物重力柱样品无偿分享给国内相关领域的10余家单位,以推动深渊多圈层能量物质循环以及极端环境下生命系统研究,进一步促进我国深海样品及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发挥“深海样品共享先行者”的引领作用。科研资源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条件和必备条件,其开放共享的程度反映了科技整合力量,其使用效率则反映了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平台和样品的开放共享,盘活现有资源,产出重大科技成果,为海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在超算系统的建设中,“共享”同样可以发挥平台思维的整合能力。目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有效汇集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中心三大中心资源,形成了总计算能力达133.2PFlops(每秒超过十三亿亿次浮点运算)的跨地域超算系统,协同计算能力居全国首位、全球第二位,累计提供计算资源2.1亿核时,完成计算作业任务近百万个,为海洋提供全面覆盖、资源协同的科研网络服务,对我国实现海洋数据的共享与共用具有重大意义。
为解决海洋科学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难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汇聚国内科考力量,共建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通过高效的船时和设备共享机制,促进海洋调查设备和资料资源的进一步共享。统筹“科学”“东方红3”“向阳红01”等27艘科考船以及一批世界领先的海洋科考装置,初步形成以青岛为核心,辐射全国的综合海洋调查船、设备、岸基共享体系,并成功组织实施了74个共享航次,完成185项科学任务,共享船时2963天,实现船时共享资源利用最大化,多学科、全覆盖、协同作业水平已具有国际影响力,具备了全球海域长周期、全方位、大尺度海洋调查能力。
加速器质谱、同位素比值质谱等设施面向全国开展测试技术服务,提供服务机时超过4100小时,样品检测8300余件,开放共享服务能力达到国内一流;建成海洋高端仪器设备研发“梦工厂”,满足小批量、定制化、非标件、高效率的加工和测试需求,试运行期间支撑30余个科研团队,加工测试零部件1100余件,部分当年即投入海上实测运行。
全球化
助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运行近4年来,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海外、境外研究中心的建立推进全球化合作。此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发组织共建的“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正式运行近3年,已成为全球开展南半球海洋研究的重要合作平台,一批原创性成果相继诞生,部分成果被认为是海洋气候研究里程碑式的进展,目前研究中心正在积极推动南大洋全球观测计划;与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顺利签约共建“北极联合研究中心”,以推进北极海洋立体观测系统的建设;与欧盟共建的联合实验室也在筹备中。海外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建设是响应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有力举措。
2019年9月,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获得第四届世界海洋观测大会的举办权。世界海洋观测大会10年一届,是世界海洋科技领域的盛会,举办权的获得彰显中国海洋科技的实力及世界话语权。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峰会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已经成功举办三届,2020年将召开第四届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峰会,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伙伴关系,酝酿发起大科学计划,深度参与全球海洋科技治理体系。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通过构建全球海洋协同创新网络,联合发起全球海洋科研大计划,协同构建全球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体系,为未来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以国际合作为契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开拓人类海洋知识前沿、探索未知领域,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凝聚共识,助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形成一致行动,为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青年力量
培养和储备青年海洋科技人才
青年人让世界朝气蓬勃。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号召发起的国际海洋科普联盟于2018年7月正式成立,突破空间和地域的局限,有效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海洋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及涉海组织的现有科普资源,来自英国、俄罗斯、法国等一流研究机构以及国内高等学府及科研院所共52家单位先后加盟,让世界范围内的青年科研力量得以交流、汇集。
2019年12月20日,中国·蓝谷2019国际海洋创新创业大赛的子赛项目——2019MTEC国际海洋创新创业大赛以及“Ocean-We杯”国际海洋大学生创客大赛总决赛召开。此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球六国十城近300个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参赛。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国际化程度更高,三分之一团队来自海外;产业方向更加聚焦,95%集中于海洋技术装备、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参赛项目水平更高,80%的项目为企业项目,其中不乏彩虹鱼科技、尔湾海洋智能科技等在海洋企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项目。过去一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通过知识性、趣味性、深刻性兼具的海洋科普活动,与青少年共享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和最新动态。举办“慧聚海洋·声动青春——我是海洋科学演说家”暑期夏令营活动,打造青少年海洋科普演讲类节目,激发青少年对深海大洋的探索热情;举办“问海讲堂”科普讲座,设立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开放日,展示深海大洋的魅力;举办海洋文化建设论坛,促进海洋文化交流与共享,增强全民海洋文化自信,为海洋科技发展凝聚共识。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王伟
新闻推荐
早报1月5日讯近日,青岛市跆拳道运动协会在青岛三十九中徐殿平柔道馆举行2020年协会示范晋级考试暨会长级会员单位第100期...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