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带钥匙,扫扫掌纹就能开家门;访客按下门房号,主人用PAD即可为他开门;不想做饭,在PAD上下单,饭菜送到家……这是记者在西海岸瑞源·名嘉汇小区看到的一幕。如今,智慧小区已经从概念变成了现实,不仅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新风尚,也极大方便了居民生活和社区管理。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发通知,在全市率先出台新规推进新建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和管理,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续全市将进一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智慧小区将在青岛落地。
探访智慧小区处处透露“科技范儿”
“这个小区是我们的智慧社区试点小区。”负责该小区智能社区建设的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鹏翔介绍,小区在物业开发及运营上,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舒适、便捷的现代化、智慧化的生活环境。
在瑞源·名嘉汇小区,不用钥匙和门卡,仅需“一掌”走遍。单元楼门口,立着一台立式主机,居民将手掌放上,门就开了。“这是静脉掌纹机,是不是很‘高大上’?”正在刷“掌”进入小区的张先生笑着说,“不仅门禁是静脉掌纹机,连电梯都必须认证手掌静脉后才能进入。以前我住在别的小区,总是忘记带卡,住在这可省事了。”
在居民家里,挂着一块PAD,这就是智慧终端,包含通话、物业服务、家政服务、政务服务、健康、餐饮、智能家居等功能。“比如家里的下水道堵了,点开维修平台,写上需要维修的门房号。10分钟后,小区的物业人员就带着维修工具和零件上门了。”王鹏翔说,通过智能终端,还可实现家政上门、送餐到家,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在线上预约医生,业主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物业公告、政务信息等,处处都透露出一股智慧生活的“科技范儿”。
新规西海岸新小区要配套智能化
瑞源·名嘉汇小区正是西海岸小区智慧化建设的一个范本。为了加强管控和规范,近日,西海岸住建局下发《关于推进西海岸新区新建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通知(试行)》,这在青岛市尚属首次。通知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应将智能化系统建设纳入小区规划建设中,智能化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
那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都包含哪些方面?通知提到,智能化系统应充分依托物联网、云计算、4G、5G、WIFI、IP6等先进技术;智能化各子系统应采用数字化网络传输,集聚所有服务资源,提升小区设施服务能力。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系统配置应包含,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以及新能源汽车(自行车)智能充电桩电力配套工程等。
通知还要求,整个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自检完成后,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整个小区智能化工程合格。检测完成后,再组织系统验收,合格后签署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组织物业服务企业或相关系统运维单位进行交接,物业服务企业或相关单位全面实施系统运营维护工作。通知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
计划全市将推动智慧住宅建设
“其实在通知出台之前,我区在智慧小区的建设方面,已有过很多探索,一些大的开发商在新建小区都投入了智能化设施。”西海岸住建局勘察设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化是现代住宅小区建设的一个趋势,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文件,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等标准规范,现在各地也在进行摸索。此次下发通知,也是为了加强管控,进一步规范智能化建设。“从长远来说,智能化建设对城市品质、城市形象的提升都将起到促进作用。”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了解到,目前青岛市正在进行智慧社区、智慧街区方面的探索,之前已进行过一些试点,下一步将根据试点情况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促进智能化在全市小区的推广应用。在日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的《青岛市住房发展规划(2018-2022年)》中也提到,青岛市将推动智慧住宅建设,为住户提供智能化居住体验,全面提升居住品质。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
新闻推荐
城阳区委政法委 徐小飞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