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里奔跑的童年》封面徐光梅 文/图
安若水的《煤城里奔跑的童年》,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翻开书,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作者的童年时代,感受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煤城人生活的气息,体验着几个小伙伴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淳朴友情。
这本小说,故事趣味性和文学性相得益彰,书中描写的童年生活和情感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
认识安若水是在十多年前,虽然至今未曾谋面。那时候她是一家少儿杂志的编辑,用了我不少校园小说。同时她也是一位很有才情的作家,我常常去她的新浪博客拜读她的文章。她的文字似乎有一股魔力,哪怕一件小事都能写得趣味十足。
这本小说更是如此:一元钱行动,我的梦想,我班的互学互助活动等,每个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作者完全是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如:真诚有时又缺乏主见的小霞,为生活所迫却不断努力去改变现状的雨生,爱制作模型的善解人意的大鹏,青岛来的叶波,还有爱读书的叶波的哥哥等等。
书中还写到一件事,欧阳老师让安格跟同学分享写好作文的方法。她举例说:比如你在家里饿了,要吃东西。你说,妈,我饿了,要吃饭。你妈要是不高兴了,会说,饿死鬼呀,就知道吃吃吃。个性化的语言为本书增添了很多魅力。
书中描写的那个时代,物质生活贫乏,但是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有趣有爱的故事,驱散了生活的困苦,留下了满满的感动和美好。
在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在为他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忍俊不禁的时候,在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揪心的时候,我童年时代的小伙伴们,也一个个地从尘封的记忆里跳了出来。尤其是读到叶波哥哥去世这个章节时,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因为我也有一位经常借书给我看的同学,年仅22岁就死于车祸。
那时候,我班有个女生喜欢看课外书,她经常带到学校来。她知道我喜欢看书,常常借书给我看。她爸爸还给她订了一份少年儿童故事报,每到周末,我常常走上很长一段路,去她家看书。
她也有一个哥哥,我每次去的时候,总能看到他看书,有时他还让同学汪爱倒水给我喝。汪爱告诉我她哥哥学习非常好,他以后要考大学。从此大学这个词就像一盏灯,点亮了我对未来生活的渴望,而她哥哥的表现告诉我,刻苦读书是通往大学的唯一途径。
后来我更加努力学习,汪爱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木兰花树,每到春天,满树洁白,散发出香气。我们会一起坐在木兰花树下,静静地看书。
读书让我有了今天的一切,可是同学的哥哥却早逝了。
脑海里有关朋友的记忆打开,往事闪现在眼前,人的一生,童年是生命的伊始,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了安若水这本书,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当我回望童年,才发现,他们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早已镶嵌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童年因为有了他们才熠熠闪光。
相信这本小说会被更多的读者传阅,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无论是大读者,还是小读者,当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尽情徜徉其中吧,因为,童年永远值得怀念!
《煤城里奔跑的童年》:安若水/著长春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早报4月12日讯近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住房租赁交易风险提示,近期,青岛金宣(青岛)公寓管理有限公司、青岛美丽屋信息科...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