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20日寒假正式开始,到今日返回,高三学生已经在家宅了87天。此次高中毕业年级开学涉及百余所学校,6万余名高三学生和2万余名教师。14日,记者在青岛十七中看到,校园做好了防疫准备,通过校门口的红外线体温检测棚,师生按照地上的标志排队入校,原本的高三班级被一分为二,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单人单桌。食堂就餐有座标指示,保证学生同向就座,间隔一米以上……
班级一分为二老师交替上课
走进教学楼,记者发现班级门口的班牌变成“高三一班1”和“高三一班2”。高三全部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30人,单人单桌。探访时,有保洁人员拿着消毒喷壶和抹布在做最后的整理工作。“开学后,每节课下课的时候,我们都要进行一次消毒工作。”保洁人员介绍,学校已经对所有教室、设施进行了消毒,备足消毒防护物资,做足、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据介绍,学校目前防疫物资充足,开学后给学生一天发放一个口罩。因为周六也要上课,15日开学,每个学生会领到两周12个口罩。记者看到,高三教室的黑板部分展开为电子白板状态,开学后,老师在高三一班1上课时,高三一班2的学生将收看同步视频,统一课程进度。老师将在两个教室交替上课。
进食堂先体检宿舍不许串门
因为十七中食堂面积有限,学生午餐在教室进行。但住校学生的早餐仍要在食堂吃。学生进入食堂,要先体检,测量体温,在门口洗手消毒后,再进大厅。食堂长条桌上,一个个红色的圆点标识醒目。学生按照红点就座,原本4个人一桌的安排变成了单人单桌,并朝同一方向。午餐的时候,食堂工作人员将饭装好送到教室门口,盛饭的保温箱严格消毒。在学生宿舍,原本8人间的宿舍升级为4人间,并预设隔离间。学生宿舍的管理也是进门测体温、按时消毒,不许学生在宿舍串门。记者看到,学校还在原本垃圾桶的位置设置了废弃口罩回收箱。(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赵黎摄影徐常青)
新闻推荐
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如何确保高三学生顺利开学,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青岛16中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未雨绸缪,提早防备,制定...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