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的表象,是风花雪月的季节流转。私下里的节气,则汹涌澎湃着对美味的芳心暗许,理直气壮地假借年轮节点之名,扑向各自的味道春天。
从前慢的日子,讲究老规矩的青岛老人,必定在立春这日做春卷。用鸡蛋饼裹上炒过的肉末和少许春韭、海米,生蛋液黏合封口,再以香菜梗捆牢,隔水大火蒸或用油煎,然后切段上盘。若这日恰逢有亲戚上门,春卷会被更讲究地勾芡浇汁,实乃走心的小食一道。
正月里,有大把的时间捣鼓各种费事的零嘴儿,炸麻花就是最经典的一款中式点心。这种炸麻花在北方相当盛行,各地的叫法不同,比如排叉、翻叶、麻叶,配料一般就是常见的鸡蛋、面粉、白糖,最后入队的猪油,是妙处的点睛之笔。如今,市面上各种点心琳琅满目,炸麻花成了难得的年货点缀。不过,原材料倒也可以七七八八地中西混搭一番,面粉、牛奶、鸡蛋、黑芝麻、熟地瓜、黄米面、白糖、淡奶油适量混合,虽然有五花六花之嫌,但味道之香津就是王道。
青岛盛产花生油,大保健的因素撇开来,花生油与麻花热烈互动,所飘之香直接让人放弃抵抗。泛着金色光泽的炸麻花,层层叠叠透着欢喜。什么叫喷香酥脆满口活,炸麻花无疑可以牛气得叉会儿腰。
过了正月十五,年味渐渐淡了,二月二却近了。想起这个春风里的节气,就想起来了二月二的棋子块。当下的配料亦经升级改造,面粉、黄米面、鸡蛋、白糖和牛奶为主料,和好的面越硬越好,阴干几日,切成细小的菱形,然后在铁锅翻炒,即刻成就儿时的春日小食,味蕾上的如沐春风,即如此吧。
做西点难免要虚张声势地铺陈大阵仗,各种容器与工具与材料把厨房搞得像一个化学实验室。每次边做边哑然失笑,这情境多像干坏事的格格巫,不知又在炮制什么猛药,准备祸害蓝精灵。没有了这团结紧张严肃的走心气氛,每每做西点都以落荒而逃告终。
想想还是中餐“少许”这词更加自由好玩,没有了标准化的束缚,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所以中餐给了人们更多有趣与可能,以及武林神功般的存在。中餐唯一的软肋就是,因为没有固定的尺度甚或是规矩,也就很难搭上米其林的时尚快车。米其林本是为西餐制定的游戏规则,中餐想要融入自然水土不服。
饮食是我们身为人类能够自我控制的几件事情之一,尽可散漫随心些。重要的是,西式点心近乎苛刻的用量配方,适宜独立完成。制作中式点心则是一场喜气的全家欢动,多了比西式面点更绵密的香甜,当然还有亲情缠绵。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李晓哲报道本报4月17日讯“非常感谢!现在口罩都卖光了,没法再买到,您寄来的100个口罩,是极其可贵的帮助。...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