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口腔医院上演了温馨的一幕,患者王先生手捧三面锦旗,分别来到牙体牙髓科、口腔颌面外科、修复科,向为他和他的父亲诊疗服务过的三名口腔医生表达真挚的感激之情。
记者了解到,王先生年前因牙疼来到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我妻子之前在外院做的根管治疗,发炎了疼得厉害,就是王大夫给补救好的。 ”王先生说,他专门提前预约了王伟医生的号。王伟医生迅速确诊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王先生的牙疾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在接下来的牙冠修复中,修复科李欣欣医生也给了王先生很好的就医体验,“李大夫特别耐心,也特别为我们患者着想,推荐的器材价位适中还经久耐用,让我印象深刻。 ”王先生说。
事情并没有结束。王先生的父亲今年67岁,偏瘫多年,年后发现有一颗牙齿坏得很严重。有了上次愉快的诊疗经历,王先生便为父亲挂了王伟医生的号。 “老人半边身子不能动,王大夫和我一起使劲把老人从轮椅抬上牙椅。”王先生说,由于老人张嘴使不上劲,在打开口腔检查的过程中,意外咬伤了王伟医生的手指。当时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王伟大夫手指被咬疼了,但没有一句抱怨,还一直宽慰老人。
检查后,王伟医生发现老人的这颗牙齿保不住了,请来口腔颌面外科专家会诊。口腔颌面外科林锡江主任会诊后得出结论,鉴于老人的身体情况,建议进行心电监护下拔牙。没想到的是,老人一听拔牙特别紧张,监护仪器上血压直线上升。为了等血压降下来,林锡江主任一边和老人聊着天,一边耐心地等待。不过由于老人体质的原因,等了两个多小时,血压还是不符合手术指征,只能择期手术。
“林主任聊天的语气,像哄小孩一样,老人感觉特别贴心。尤其是林主任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拿出那么长的时间,耐心地守护一位名老人,能遇到这样仁心仁术、医术高超的医生,是患者的福气。”王先生说,自己是真心感激医护人员,不是一名医生好,而是在市口腔医院碰到的医生都这么好。
记者看到,三面锦旗上写着“精湛医术保健康高尚医德为患者”“医德高尚暖人心 医术精湛传四方”“态度和蔼 医术精湛”,分别送给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林锡江、牙体牙髓科王伟、修复科李欣欣三位医生。这三面锦旗,传递的不仅是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医务服务品质的认可,彰显的是医患之间彼此的真诚与和谐,是对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
记者 黄飞 通讯员 张延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多个城市争相推出各种“福利”政策吸引人才落地,有的提出落户“零门槛”。中新网图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各地“抢人才”的脚...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