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2日讯22日,市民张女士拨打本报读者热线提出疑问,“每年这个时候,杨柳飘絮影响城市卫生,又容易导致过敏,有没有什么其他解决办法?”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市园林和林业局,园林专家解释,青岛市已持续加大治理力度,采取喷水雾炮剪枝等多种方式减少飞絮影响。
飞絮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到5月中旬结束,高峰期20天左右,目前正是第一次高峰。青岛地区种植的杨、柳树品种主要包括毛白杨、欧美杨、旱柳、垂柳等。“杨树比较集中的区域,有城阳区、浮山后、老城区等区域,以及宁夏路、劲松三路、青海路等路段,柳树则常见于河道周边,作为景观用树较多。”
近年来,青岛市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杨柳絮的影响。在新建、改造绿地及行道树树种选择时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听取专家和市民的意见建议。按照适地适绿、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主要栽植白蜡、银杏、黄山栾、雪松、国槐、樱花等乔木,灌木以红叶石楠、法国冬青、金叶女贞等,尽量避免使用飞絮的树种。
对于目前存量杨、柳树,一方面逐步淘汰更换,另一方面加强修剪、养护及保洁。如,全市每年在开花飞絮前全面修剪杨、柳树花枝,减少开花量,控制飞絮;在杨柳树开花季节进行喷水,让花絮提前脱落,并加大巡回清扫力度,及时扫除停留在地面的飞絮,防止毛絮再次飘飞。同时,根据开花时间,对杨柳树生长处用雾炮车喷洒抑制剂减少飞絮量,数据显示,可比去年降低花絮50%以上。
(记者傅春晓)
新闻推荐
他仅用445天收获“大满贯”她连续11个月占据世界第一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