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王媛报道
本报4月27日讯27日下午,记者从“2020年10个民生领域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方案”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市市场监管局、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分别发布《2020年消费维权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0供热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0市容环境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方案》,针对预付卡消费纠纷、冬季供热温度不达标、油烟噪声扰民等群众反映集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时间表。
消费纠纷管理方面,重点解决消费预付卡领域的收退费纠纷问题;重点解决培训机构产生的收退费纠纷问题;重点解决网络订餐产生的质量、配送纠纷问题;重点解决商家履行商品(特别是网购商品)“三包”规定产生的纠纷问题;重点解决汽车4S店强制购车者购买指定保险、加装内饰及缴纳金融服务费产生的纠纷问题;重点解决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使用难降解塑料袋的问题;重点解决网络交易维权纠纷问题。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贾云春表示,消费纠纷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旨在通过开展以上七大重点问题的整治,建立完善放心消费的长效机制,力争根治消费领域的痼疾顽症。一是全面压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诚信经营意识;二是消费投诉快速回应,实施消费投诉首接负责、24小时回应、快速处理,提升服务公众效能;三是强化执法联动,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的会商研判,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四是加强信用惩戒,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重点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违法违规信息记录公示制度,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五是完善社会共治,积极构建多元化调解消费纠纷的格局;六是开展工作创新,在风险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模式上改进方法,在放心消费环境建设上提升思路。
供热管理服务方面,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了《住宅小区供热质量提升工作方案》,计划整改极端天气室温不能稳定达标以及刚刚达标而体感不舒适用户2000户,改造老旧供热管网60公里,进一步提高供热舒适度和群众满意度。
此外,市容环境管理方面,将围绕违法建设治理,建筑外立面整治,餐饮服务业油烟噪声扰民问题治理,占用公共绿地问题整治,占用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问题整治,擅自改变房屋结构问题整治,浮山、团岛山、北岭山等山头公园环境、设施整治水平提升等七个方面内容开展工作。
重点整治七大消费纠纷难题
一、重点解决消费预付卡领域的收退费纠纷问题
加强对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企业法人开展预付卡业务的监管,查处违反备案、发行与服务、资金管理等违规行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预付卡资金的监管,防范资金风险。健全商业预付卡收费、清退等业务管理制度,全面维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预收款式消费侵权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及时开展消费提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对全市涉体企业、单项体育协会、民办非企业体育单位(各类体育俱乐部)的行业管理,做好涉体单位预付卡消费领域纠纷调处工作。
二、重点解决培训机构产生的收退费纠纷问题
制定出台《青岛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属地化管理要求,加强对各区市的巡视督查。牵头查处学校违法办学行为、社会非法办学行为等教育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信用监管,对出现消费纠纷、无故不进行退费、甚至“跑路”的不良机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借鉴上海做法,非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开设学杂费专用账户,按规定缴存学习保障金,加强学费的监管。依法查处教育培训服务虚假宣传行为。
三、重点解决网络订餐产生的质量、配送纠纷问题
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管,建立和完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定期开展风险研判,进一步提升基层日常处置网络订餐消费纠纷管理能力水平,依法查处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违法行为。倡导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不断推广应用“明厨亮灶”、“食安封签”等措施。加强餐饮业行业管理,规范提供外送服务的经营活动,建立健全相应的服务流程。加强餐饮经营者信用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举报制度,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四、重点解决商家履行商品(特别是网购商品)“三包”规定产生的纠纷问题
大力开展放心售后行动。严格落实经营者“三包”规定,完善经营者首问、问题商品退换货、不合格商品退市、消费纠纷和解等制度。引导消费环节经营者建立赔偿先付制度,快速解决消费纠纷,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鼓励网络交易平台、大型连锁企业等经营者作出高于法律规定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承诺。加强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管,强化风险监测的隐患排查和预警作用,构建新型的质量监管分级工作机制。督促商贸流通企业落实“三包”主体责任,加强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五、重点解决汽车4S店强制购车者购买指定保险、加装内饰及缴纳金融服务费产生的纠纷问题
加强对汽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供应商、经销商的主体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企业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查处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保险从业人员的监管,继续深入开展4S店兼业代理机构捆绑销售保险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汽车销售商虚假宣传、诱导式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重点解决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使用难降解塑料袋的问题
继续深入开展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专项整治工作,严格落实有偿使用制度,禁止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定期开展“限塑”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行为。曝光典型案例,并将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纳入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标准,进一步提升“限塑”社会氛围。督促商场、超市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管理工作。
七、重点解决网络交易维权纠纷问题
制定出台《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工作规范》、《青岛市电商企业自律公约》、《关于加强电商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青岛市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工作规范》等制度规范,全面落实电商平台的主体责任,引导电商企业守法诚信经营。进一步加强网络定向监测,加大对重点违法案件查处,保持对网络交易违法行为严打高压态势。
■相关新闻双星混改项目挂牌战略投资将占股44%
□半岛记者娄花报道
本报4月27日讯4月27日,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双星集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增资扩股同步股权转让项目在青岛产权交易所成功挂牌,向社会公开征集战略投资者。此前,《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混改方案”),已得到青岛市国资委批复,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挂牌公告显示,双星集团将采用“增资扩股同步股权转让”模式,引入三名具有加快双星发展所需关键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并同步实施员工持股。在引入的三名战略投资者中,“战略投资者1”将持有双星集团35%的股权,“战略投资者2”、“战略投资者3”分别持有4.5%。混改完成后,双星集团的股权结构将变为:青岛城投集团占41%,“战略投资者1”占35%,“战略投资者2”占4.5%、“战略投资者3”占4.5%,职工入股占15%。
“此次混改,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弱化,坚持国有资产不流失。”市国资委一位负责人表示,国企混改是2020年青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重点攻坚任务之一,今年要重点抓好已经初步制定方案的集团层面市属企业混改,尤其要落实好国资监管的主体责任,确保混改后企业党的领导地位不弱化。
双星集团混改,是青岛市属企业集团层面混改的首次突破,标志着青岛新一轮国企改革从设计阶段步入实施阶段。随着项目挂牌,双星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终于迈出实质性第一步。本次混改,双星采取的是增资扩股同步股权转让模式,在完成国有资本转让的同时,又能通过增资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在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上,与单纯引入资金的混改企业相比,双星更看重战略投资者的“资源”,包括技术、资金和市场等。
聚焦主业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双星确定了混改后的产业战略布局——橡胶轮胎产业、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产业、废旧橡塑绿色生态循环利用产业及商业模式创新。混改后,双星集团将利用三大主业及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成为具有“千亿”级规模、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双星对国企混改的未来充满信心,提出了足够振奋人心的发展目标:争取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收入、资产和市值三过1000亿元。
新闻推荐
近日,崂山区育才学校举行疫情防控演练。文/图半岛记者刘金震虽然毕业年级开学时间此前一直没有确定,但岛城初中的准...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