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青岛市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一季度青岛市生产总值为2504.87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1.28亿元,同比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10.43亿元,同比下降10.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63.16亿元,同比下降5.5%。一季度,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有序恢复,推动经济社会运行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步入正轨,发展大局总体保持稳定。特别是3月份以来,各项积极因素加快集聚,回暖态势不断增多,发展形势逐步企稳转好。
高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疫情期间,居家网络办公、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数字化进程加速,对互联网相关行业需求较大,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线上消费等新模式的催生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电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业务总量增长1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逆势上涨17.4%,保持高速增长,展现了数字赋能企业发展和消费模式加速转变新机遇。同时,在网络购物带动作用下,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7.5%,快递业务量增长4.3%。
在建和新开工项目数量增加
一季度,全市投资增长2.7%,比1-2月份提升17.8个百分点,3月当月增长12.6%。全市在建和新开工项目数量明显增加,为后续投资提供有力支撑。一季度在建项目3358个,同比增加1162个;新开工项目322个,同比增加47个。同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布局一批前瞻性项目,推进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海水淡化等项目储备和建设。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4.3%。疫情期间,居民消费活动受到较大抑制,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下降5%。线下消费明显减少,但网络消费受到热捧,保持高增长。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1363.0亿元,下降0.4%。其中,出口743.0亿元,下降2.3%;进口620.0亿元,增长2.0%。跨境电商进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3.5亿元,增长6.5倍。其中,跨境直购出口1.7亿元,增长20.2倍;网购保税进口1.8亿元,增长6.7倍。
加大“保供稳价”工作力度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9%,3月当月为104.2%,涨幅比2月当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受蔬菜和肉类价格上涨影响,食品价格指数为118.4%,非食品价格指数101.3%;服务价格指数101.4%,消费品价格指数106.8%。为此,市相关部门着手加大“保供稳价”工作力度,根据市场供求情况,适时组织投放储备肉及储备菜,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稳定供应;同时,兜住民生底线,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物价联动补贴,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0元,增长1.1%。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下降31.2%,3月当月下降34.3%,比2月当月降幅收窄13.9个百分点,3月初开始就业市场回暖,吸纳就业人数增加。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梁超
新闻推荐
4月30日下午,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副行长孙伟做客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栏目,围绕“保民生促销费助力经济...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